第五十二章
这一年立秋早,七月初十就立秋了,又过了十五天,七月二十五,处暑,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这一日吃了鸭子放了河灯还拜了土地公,至此算是出了伏。
只是出了伏虽然并不一定就没有了热天,秋老虎还是在的,但是的确是更加凉快了,尤其早晚时,可是等到了中午又热了起来。
“这可真是‘二八月乱穿衣’。”太妃年纪大了受不得凉,因此就穿得多了些,午后热起来只得再脱掉换薄的。
“一年就这么两天,”张嬷嬷见她不耐烦,就提议,“要不披披风?中午热了就取下来。”
太妃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等披好了才重新开口,“估计快要回京了,你让下人开始收拾吧,别到时候忙三忙四落了东西。”
果不其然,没两天皇后处就派人来了,说钦天监已经算日子出来了,八月初二宜出行,皇上打算那天启程回京,请太妃做好准备。其实此时里八月初二也只有两天而已了。
到了八月初二,各宫院都已经准备好,主子们乘坐马车先启程回京,至于行李什么的要过后才跟上。
康离依偎在太妃身边,从大红色的寿翁牵鹿斗篷里伸出一只手捂住嘴打了个呵欠,然后重新把手收回斗篷里并拢了拢,心说这钦天监定的启程吉时也太早了。
正想着听到旁边也传来一声“哈—欠—”,不禁转头看过去,正对上六公主看过来的眼睛,两人对视了一下一起乐了,“太早了。”
洪嫄芷在二公主请客后第二天就启程回了京,此时“三人帮”变成了“二人团”,倒也不妨碍两人凑到一起去说小话。
“看见没,二公主眼睛还肿着呢。”六公主往另外一个方向抬了抬下巴,“说了天天都要哭一场。”
康离循着方向看过去,迅速收回了目光,“这才十几天,怎么瘦成这样?这么憔悴,可别是生病了。”
“御医看过了,”六公主声音不大,只两个人听得到,“只说肝火旺盛、气虚血滞,要慢慢调养,各种灵芝人参燕窝吃着补呢。”说完,六公主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也是可怜。”
康离只有沉默。可怜吗?是,也不是。
七月初九那日二公主满宫地邀请,她做东要在湖边长廊宴请,为了“热闹”甚至还让大公主邀请了周公子和周公子的好友方公子和郑公子——这二人一个人才从京中过来,一个在京畿营当差且那日恰好轮休。
那日本来气氛很好,大家虽然说不上都十分开心,总算气氛融洽,除了二公主将她的“醉翁之意”表现的太过明显,以至于三位公子有点尴尬,除此之外,一切都挺好。
也只是当天挺好。
第二天是立秋,大小也算是个节日,皇后宴请了在别宫的诸位妃嫔,宴席开在了一处名为“曲台阁”的院落,“曲”不是戏曲歌曲之意,而是“曲径通幽”“九曲八弯”的意思。曲台阁的院子种了不少的花树,繁花盛开绿荫成行,坐在室内都能闻到花香扑鼻而来,和扑面的凉爽清风。
虽然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和心思,平时也没少争风吃醋甚至互相使坏下绊子,但是这么多年的后宫不是白混的,表面平和还是能维持的,至于偶尔阴阳怪气的话语,真不是故意的,习惯了,情不自禁。
宴席从“恭贺贵妃生辰”的祝寿中开始,互相聊聊风景说说最近流行起来的衣裳款式首饰花样,谈谈京中权贵间的内宅八卦。
现在说的正是前不久病逝的义诚伯家的八卦。
“……义诚伯的二儿媳闹得满城风雨,每日各处走动,说她婆婆是继室,对自己相公不好,撺掇着老伯爷过世前把家产都分给小儿子了。”惠妃摇着头,“前些日子都求情到妾身母家里,妾身同家里人说不要管,也不要见。”
“家务事最难管了。”荣嫔在一旁附和着,听起来像是心有戚戚,“不过,义诚伯不是已经把爵位传给了他家老二,也不吃亏,继母想从财产上偏帮自己亲儿子,也是正常。“
一开始皇后只是微笑着听她们说话谈论,既不打扰她们谈话以免让低等级的嫔妃心中害怕,但是偶尔也会说上几句,让气氛更融合一点。
此时话说到这儿,皇后清了清嗓子,开口了,“说到这个,人家长平侯夫人做得好多了,堪称表率,这也多亏了德妃教导的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