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虽然是在夸我,可是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皇后说的那里话,妾身虽然多有提点,还是郑夫人父母教导的好,要靠她自己。”德妃谨慎地回答,顿了顿低头思索了一下,“只是这不最近正着急呢,那孩子年纪也不小了,正想着给挑个亲事,又怕孩子不领情。”
德妃打算的好,二公主相中郑公子这件事,宫中十有八九都听说了,她如今抛出个引子,自然会有人往下接,最好皇后能主动提起来,反正她也不待见二公主。
皇后是主动接话了,可是并没有如德妃的意愿提起二公主,而是笑容温婉,“急什么,皇上对郑公子可是很看重的,说不定要委以重任的。”
贤妃算是听到过些风声,也开了口,“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先成家也没什么。”
这句话其实是在故意给皇后递梯子的,皇后赞赏地看了她一眼,慢条斯理地说:“男子么还是要历练一番有个一官半职才好成家,而不是过早囿于儿女私情。”
这话说到这儿了,该明白的都明白了,只有几个低品阶的嫔尚不明白。
贵妃虽然不知道德妃背着自己干了些什么,但是一定是入了皇上的眼,而这顿宴请恐怕也是为了敲打德妃,根本不是给自己“贺生”。
思及此,沈贵妃不禁白了德妃一眼,“的确是这个道理,长平侯年少就已经离了赫赫战功,郑大公子想来应该青出于蓝才行。”
皇后对贵妃的话丝毫不觉得意外,贵妃之所以成为贵妃,不只是因为长得漂亮,也不只是因为其父于朝有用,更因为她是个聪明人,和聪明人对话就是容易。皇后自己都承认,若不是利益相关,她是很愿意同贵妃交好的。
皇后点点头,表示赞同贵妃的话,“不说上阵父子兵,至少也不能坠了父名不是?和义诚伯家老二似的被养坏了,把老伯爷的脸都丢没了……”
于是话题就重新绕回来义诚伯家的八卦,而德妃此时虽说没有坐立不安冷汗直流,但也是心跳如鼓了。等到宴席结束,德妃立即修书一封着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长平侯府。
得了德妃送信的长平侯夫人一副银牙都快咬碎了——这个小崽子到底何时入了皇上的眼?难道就是因为救了荣佑公主?
这些事包括宴席间的对话,康离都只是后来才模模糊糊听说的。她知道这件事,首先还是因为德妃在那日晚间找二公主谈了一次话,话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只知道二公主是哭着跑出了德妃的宫院,甚至还要去前头御书房去找皇上,后来被德妃让嬷嬷捂着嘴拦腰给抱回去的。
后来这事儿就传了出来。听说这件事之后,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六公主同情了二公主一阵后来就忘了,大公主曾经前去安慰过,后来因为二公主的目光太怨愤,就不再去了。
而康离,康离低落了两天。
话重新说回归京当日,吉时到了就上车启程,六公主偏偏非要和康离同乘,派了小丫头去跟贤妃说了一声就钻进了太妃和康离的车厢,“我和你们一起!”
康离看一眼太妃,太妃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说,康离也就没吱声,其实她还存着另外一个想法——反正长大后都是不自由的,不如小时候就让她随意一下自在一些。
其实上了车之后并没有怎么说话——起太早了,两个孩子本来就没睡足,刚刚又一直站在外面,两个人此时又困又累,上车后没多久就躺在榻上睡着了,枕着两个软枕,身体睡成了一个大字,身上盖着薄被,小脸红扑扑。
太妃这么瞧着,就忍不住笑出来,“和两只小猫似的。”
在车里跟着伺候的张嬷嬷顺着太妃的目光看过去,也笑起来,“公主慢慢开朗起来,也交下几个朋友了。”
太妃点头,“我最近在想,我以前是不是太紧张她了,紧张的她都怕我了。”
“有吗?”张嬷嬷一愣,想了想摇头,“奴婢可没觉着,京城权贵人家谁不是这么养孩子的?”
“说的也是。”
“您啊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奴婢看现在这样好得很。”张嬷嬷说着就岔开了话题,“今天起太早了,您要不也歇歇吧,这里还有很宽敞的地方呢。”
太妃也确实困倦,可是又怕自己挤着两个孩子,就摇头,“算了,我靠着打个盹就行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