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战国侠义> 第一百三十六章 敲山震虎(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六章 敲山震虎(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一切条件具备,秦派客将胡伤攻韩阏与。

  阏与属于韩之“要塞”,处于王屋山中,前行可达秦之“门户”函谷关;

  后依群山,则是自秦入韩的必经之路,一旦丢失,韩就无险可守,首都“新郑”惟有拱手让人。

  所以韩王急忙向邻国求援。

  韩、赵、魏三国的领土由于历史原因,边界划分并不整齐,而是犬牙交错。

  任何一国,尤其是韩被秦吞并,都会形成秦军陈兵于国门之外的尴尬局势;

  而且秦据阏与后,又可以通过井陉口直扑邯郸。

  阏与对赵十分重要,赵王急招大臣,商议对策。

  但廉颇却反对援韩,他并不是出于怯懦,长期的战争生活使他不得不慎重地对待作战所面临的险境:

  阏与地势险要,与赵之井陉相通的这一段路需盘山而过。

  其路间不容指,骑兵都须牵马而行,我军优势尽失。

  秦军若扼守住要路口,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也难通过;

  绕路走又要很多时间,远水不解近渴,徒劳无功。

  可恨臣又负伤,谁能去打这一仗?

  只有与魏国联系好后,共同出兵,才有取胜的把握。

  乐乘也支持廉颇:

  “阏与之险,甚于崤山。

  秦军如果将附近全部控制,设伏于‘老虎口’。

  我军若冒进,不等到阏与必被全歼,若不过‘老虎口’援韩又有什么意义?”

  乐乘为人深沉,军事知识丰富,他的意见很有分量。

  但秦军已仰攻阏与,魏国却毫无动静。

  据说因此信陵君已经与魏王吵红了脸,魏出兵的可能性很小;

  而秦若灭魏,便与赵半面为邻,攻赵之兵随时可发,赵国就更无宁日!

  惠文王和平原君对此不能不忧心忡忡。

  这可真是:

  不救不行,救又救不了。

  众臣陪着赵王,紧锁眉头,一齐长吁短叹,谁能拿出好主意?

  赵奢的职位这时还不高,要等几位前辈表态后才能轮到他发言:

  “既然韩亡会给我们造成心腹之患,就不能坐视不管。

  与其束手待毙,何如死里求生?

  臣意应该去斗争。”

  廉颇望着自己的部下不满地哼了一声:

  “逞匹夫之勇何益于事?”

  赵奢解释道:

  “在险要狭窄的地带作战,有如两鼠斗于穴中,勇者胜!

  只要统帅能把匹夫之勇凝集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将军久历沙场当然明白,无勇何以为战?”

  乐乘一撇嘴:

  “秦军也不是懦夫!”

  赵奢的回答是:

  “两勇相斗智者胜!”

  乐乘碰了个软钉子心中不快:

  “胡伤也是个有头脑的名将,你的智商不见得比他高!”

  赵奢毫不退却:

  “但他的头脑已被骄傲冲昏,只要我们慎重地跟他斗智斗勇,就能够找到他的弱点打败他!”

  在大家都感到棘手的情况下,赵奢居然敢力排众议,主张援韩,惠文王和平原君当然高兴,但说到能否做到?

  “赵将军,如果派你率军赴敌,你将怎样用智勇去打好这一仗?”

  “臣既已说出,自然有所考虑。

  但战争将置千万人于生死关头,如何激发将士们的勇气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

  而且兵行诡道,相机而为,只可一用,事前无可奉告。

  何况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目前只能决定打、不打。

  至于怎样打的具体作战计划,则要搜集大量情报资料才能制订。

  有些措施,还要在战场上视战况随时决定。”

  廉颇虽然对让赵奢单独执行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还有些不放心,但见他说的都挺有道理,便不再反对。

  乐乘当然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但惠文王还是亲自到蔺相如的病榻旁,把会议情况都详细地告诉给他。

  蔺相如听完后喘着气对惠文王说:

  “大王,祝贺您又发掘出一员帅才,他已经胸有成竹,就让他去一战吧!”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