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烧穿后门洞通风,里面燃起的木头火势更旺,发出呼呼的巨声向外喷火;
白里透红的苗子长达丈余,温度之高足以把附近人的胡须头发烤焦。
原准备烧毁城门后冲入城内的秦军离得近的都被高温烤得焦头烂额,不得不连连后退。
以火攻城的计划,反被对方以“火”的防守所破坏。
已经赶到城门边准备以死相拼的廉颇,见险情解除,长长吁了口气,又率部队赶回城上。
被烧的西门和北门,整夜都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王龁一直找不到进攻的机会,却还耐心等待:
你们总不能日日夜夜都在城门洞里烧火吧!
反正已经没了城门,你只要给我一点儿机会,我的军队就能杀进邯郸城!
第二天天亮,邯郸城门的烟、火果然熄灭散尽。
王龁大喜,立即命令原定的攻城部队展开行动。
要在邯郸人惊慌失措之际,消灭他们,尽快地冲向赵王宫!
让他想不到的是,一夜之间,城内邯郸人竟在失去城门的门洞里,顶着烟火高温,用砖石把门洞砌死。
连蚂蚁都爬不进来了。
原来毛远在秦军退走后,让人在城门洞外继续燃火迷惑敌人;
同时在城门洞内泼水降温,组织人力连夜运石砌墙,把城门洞堵塞。
当然,在里面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
得到报告后,秦王气得直咬牙,但可以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同时又接到报告:
地道已挖入邯郸城内!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只要我的突击队进到你的城内,塞了西门、北门,我夺你的东门、南门,大军照样可以杀入!
不过秦王也有点儿缺乏经验:
没有地面上的指引,地下工程只能瞎摸,方向不易准确;
若只是直线前进偏差还小;
那时还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
一旦需要拐弯,工程兵们对方向的概念就不能如秦王所要求的那么准确。
但这也给城内的防守造成同样的困难:
根本不能预测敌人会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也只得加大挖拦截沟的工程量,几乎绕城挖了一圈儿。
按预定方案,秦国工程兵挖到目标附近后就由战斗部队接替,一直朝上挖。
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达到地面。
为了便于上升,他们挖了一条斜洞口。
没想到,不到一半儿就跟赵军挖的拦截沟相通,见了天日。
坦率地说,打地道战对于秦军也是新鲜事物。
缺乏经验,根本没考虑中途碰上一条明沟是利是害,便沿着地道口一个一个往外钻。
防守在埑壕边的赵军从声音就已判断地道将要挖通时,便火速报告到指挥部。
廉颇马上派庞煖率一支精悍小分队前去“迎接”。
地道的出口不可能宽阔,偷袭队员只能一个接一个的往外钻,所以庞煖在口外也只安排了四名强壮大汉。
出来一个,放他跑不过两步,便一刀削掉脑袋;
第二个,第三个……都这样悄没声息地被干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