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孟尝”占了不少时间,几乎把“信陵”给忘了。
“信陵君”由于自己的坚持和如姬夫人的帮助,终于和心爱的人结成幸福的婚姻,“有情人终成眷属”!
起码在战国时期罕见他们的美满。
小两口论文,都是满腹诗书;
论武,又是长拳短打不分上下。
信陵公子豪迈不失温柔,西门夫人刚烈而又体贴,有共同的志向爱好,就有共同的语言。
这一对夫妻,怎能不“夫唱妇随”?
西门氏数代为官,家产不少,又无兄弟姐妹,夫人的嫁妆相当丰厚。
所以公子才能借用,但堂堂“信陵君”手背朝下向老婆要钱,终是有点抹不开。
回到后宅,只搭讪着说些闲话。
虽然夫妻感情深厚,但信陵君是个豪杰,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和与朋友们的聚会中,很少与妻子缱绻。
甚至常常住在客舍,夜不归宿,很少回后宅陪夫人。
夫人不愧为公子的“知心”,对此毫不抱怨。
今天见公子东拉西扯地没话找话儿唠闲嗑,忽想起“谈恋爱”那天的情景,不禁扑哧一笑:
“你今天是怎么啦?有点儿反常。”
公子拿起镜子照照自己:
“没什么呀?”
“我是说你每天在外应酬很多,怎么有空儿陪贱妾说些没滋少味儿的淡话?”
信陵君豪爽成性,实在不耐烦兜圈子玩儿,既然妻子追问,只得咬牙:
“外面没钱买米了!”
西门夫人见他那副尴尬神态,不禁哈哈大笑:
“我的信陵公子啊!没钱直说嘛,你当我是那种把钱套在脖子上的人吗?”
指指怀中小女儿:
“实在必需,把她卖了也不惜!用多少,拿多少,不够还有这……”
连手镯都捋下来了。
世人只知信陵君,谁知后宅还有信陵夫人?
其实信陵君的门客中有许多是不必靠他那每日三餐粥米为生的。
如果信陵君同意,顷刻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金钱堆到大堂上。
但信陵君“不义之财不取、不明之财不用”,不到山穷水尽,朋友的钱不花:
“我现在还有口粥,就大伙分着吃;
到粒米皆无时,再麻烦你们,如果谁觉得太清淡,可以自己到外面饭店去吃。”
孟尝君的“外快”比他更多。
在孟尝君为相国期间,由于他的能力和威望,齐的实力增长很快,国际地位也有很大提高。
已成为仅次于秦的第二大国。
这对于秦来说,是个潜在威胁。
更重要的是秦王始终也没弄清楚,在戒备森严的王宫府库中,他怎能偷走白狐裘。
又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插翅飞出”函谷关?
能神秘的消失,就能神秘地进来;能偷走狐裘,就能偷走别的,甚至自己的人头!
太可怕啦!
秦王感到,有孟尝君和他的三千门客在,强大的军队、铁铸般的函谷关、咸阳宫,都失去了安全保障。
所以必须把他清除掉!
但现在发动对齐战争,有没有必胜的把握呢?
一位不知名的小人物辛垣衍献上一计:
“可以不动武而搞掉孟尝君的相国职务,‘树倒猢狲散’,他成为平民百姓,谁还跟随他?
失去门客的田文,‘一匹夫耳’!
还能危害谁?”
秦王大喜:
“怎样让他丢官?”
“用钱!
齐王身边有个心腹叫夷维子,是个谄且贪的小人,买通他就能达到目的。”
不久,在齐王耳边就开始流传一些蜚语。
其实并不高明,无非是孟尝君的声誉已高过大王,恐将生不臣之心等等,属于离间君臣关系的惯用手段。
但许多国君对这种谣言连用在自己亲儿子身上都肯相信,都惟恐失去自己的权力。
即使没有谣言,他们都要时刻防备臣下滋生出“野心”。
在他们看来,任何人都会有野心,所以对这种谣言,他们一般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越是精明的君主,越容易上这个当。
齐愍王够不上精明,但也算个有作为的人物。
他在发展自己事业的时候依靠孟尝君,是因为他了解孟尝君的能力,又正是这种“能力”成为他疑忌孟尝君的根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