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嫁权臣> 第十四章(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四章(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为了给家人们下葬,年仅八岁的她和其他流民一样跪在路边卖身,正好被路过的陆通判父女看到,出钱帮她安葬了家人。

  陆通判看她无家可归,又与女儿年龄相仿,便让她当陆幼宁的玩伴。

  青黛就这样留在了陆家。

  她吃穿住都在陆家,受陆通判父女恩惠,便诚心诚意侍奉他们,直至今日。哪怕陆通判身死,陆幼宁变得痴傻,她也从未动过离开的念头。

  李姑姑微微颔首:“你这丫头,倒是难得。”

  她原是宫中的女官,因跟沈廷炤算是旧相识,出宫后就一直在他手底下做事。刚刚去临清伯府时,正因被薛老夫人认出,才能如此顺利地把人带出来。

  不然要跟陈氏那么一个蠢人,还不知要如何浪费口舌。

  她在宫里数十年来看惯人情冷暖,尔虞我诈,最欣赏的便是一份赤诚心性。见青黛这般忠心耿耿,再加上有沈廷炤的吩咐,对她们格外关照。

  见夜色已深,李姑姑给陆幼宁另拨了两名大丫鬟服侍,嘱咐众人好生照料后,便起身离开。

  她走之后,屋内一时只剩下青黛和另外两名大丫鬟。其中一个叫甘草的丫鬟主动道:“姐姐,你也忙了一晚了,姑娘不如就交给我们照看吧。”

  青黛摇摇头,她可不放心让别人来守夜。

  她们见拗不过青黛,只好先去歇息了。

  青黛在陆幼宁的床边里支了张小榻,不知不觉就趴在床边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外面一夜风雨交加,屋里的主仆俩却难得睡了个安安稳稳的好觉。

  ……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断断续续下了三五日,天才放晴。

  沈府没有主母,底下的事务由沈廷炤的心腹们打理。外院有数名管事,内务有六安这个跟前的大红人。至于府中为数不多的丫鬟婆子们,则尽数归在李姑姑手下。

  只是她还另管着沈廷炤在京中的部分产业,无暇顾及后院。那天晚上若不是沈廷炤让她亲自去一趟临清伯府,平常她是鲜少到沈府来的。

  等府外忙碌的李姑姑再听到陆家主仆的消息,又是半个月过后的事了。

  听手下的管事娘子说,那痴儿落水时受了惊吓,昏迷了整整一日。

  不过人醒来后,在荀老大夫的诊治下,不仅病情渐渐痊愈,精神也大为好转,就连开口说话都比刚醒来时利索了些。

  她正好理清了手头的一笔旧账,索性抽空去了后院一趟,看望陆家主仆。

  刚走到山月居,还没进门,她就听到屋里的说话声。

  说话的正是陆幼宁,她的声音清越动人,口齿却不甚利落:“……河岸上有人,有这么高,我好像认识他……他掉进河里了,我心里好难受,怎么也叫不出来,找不到你,跑过去看,只看到河水,也找不到他。”

  这还是自当年出事后,她头一回能一口气说完这么长的一段话。

  李姑姑听到青黛激动的声音:“那人定是老爷,姑娘您是不是记起从前的事了?”

  陆幼宁懵懵懂懂地问:“老爷……是谁?”

  青黛方才还雀跃不已的心突然平静下来。

  是了,姑娘已经糊涂了这么久,怎么可能突然一下就好起来。

  她耐心地给陆幼宁解释:“老爷是您的爹爹,他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个好官,可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您做噩梦看到的,应当是他生前最后的景象,没想到您还记得。”

  陆通判出事那一日,青黛和其他仆人被留在家中,只有陆幼宁一人出门,亲自跑去河堤上给她父亲陆通判送饭。

  当时连日暴雨,为了防止黄河泛滥,殃及岸边的田舍房屋,陆通判和百姓们一起加固大堤,几乎连晌午回家用饭的功夫都没有。一连数天下来,整个人瘦得几乎脱了形。

  陆幼宁去前还笑着跟青黛商量,晚上再做些什么,只盼让陆通判回来能多吃点。

  可她这一去,却很久都没能回来。直到这天深夜,她带回了自己父亲的尸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