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幼宁向来平静无波的眼眸中,不知何时渐渐起了丝涟漪。她下意识动了动身子,却被旁边的青黛捏了下手,示意她要听话,她复又继续安静坐着。
等马车终于停下,伯夫人陈氏睁开眼。
隆福寺素来香火鼎盛,众人出门虽早,可山路上来进香的百姓已是络绎不绝。
直至众人进了二层山门后,香客渐渐才稀少,大多平民百姓被隔绝在外,能在此间来往的大多都是京中勋贵,院内空旷清寂,檀香袅袅,只有两三名灰袍僧人扫洒。
知客僧引了伯府众人人往偏殿方向去,长兴侯夫人、吏部尚书夫人及别家的几位夫人早已等候在此。她们与薛老夫人早已约好,今日一起听住持讲经。
双方一碰面,几位夫人的目光就不自觉落在薛老夫人身后那名少女身上。
尚书夫人不由得追问:“……不知这位是?”
陈氏笑道:“这是我妹妹的女儿陆幼宁,去岁年末才来到京城。她父母都已过世,还有一两个月就要除服。我们老太太说今日带她来上柱香,也好告慰她的双亲。”
尚书夫人听后叹道:“原来如此,这孩子的模样生得真好。”
众人忍不住再三打量,可不是么。
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身着一袭鹅黄裙衫,虽不是鲜艳夺目的颜色,却恍若春日细柳上新生的芽叶,淡雅而不失娇柔。人生得眉若远山,肌骨莹润,姿容闲雅,哪怕安安静静不说话,也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寒暄过后,闺秀们纷纷给长辈们见礼。
青黛紧张得浑身冒汗,好在陆幼宁没出什么差错,和薛家其他人一板一眼地给几位夫人见完礼后安静退立在旁。
在场几位夫人都是精明能干的人物,很快看出陆幼宁身上有些反常。不过她们也不会在明面上特意询问,转而寒暄起别的。
长辈们闲谈,轮不到姑娘们插嘴。
她们只能站在旁边和多日不见的手帕交们眨眨眼,心照不宣地微笑。各家时常走动,彼此熟识,今日却突然多出个陌生人,有不少好奇的目光落在陆幼宁身上。
薛元姝察觉后,下意识撇了撇嘴。
众人正准备移步去听高僧讲经,却被知客僧歉意地告知,今日突有贵客来访,正与住持手谈,只怕要她们稍候片刻。
听说她们只能等,几位夫人顿时心下了然。
这里的知客僧整日迎来送往,见过的达官贵人如过江之鲫,明知她们身份却还让她们在此等候,只怕那位贵客来头不小。
她们打算在侧殿再等上一阵,然而眼看几个小辈却按捺不住。
薛老夫人笑道:“好了,知道你们静不下心来听经,就不必陪我们进去了。好不容易能出来,好好去找姐妹们顽一顽,不过可切莫扰了寺里的清静。”
长辈既已发话,一群少女们自然高高兴兴地退下,躲去听和尚念叨的差事,找了跟自己要好的闺秀们结伴闲逛。青黛小心地牵着陆幼宁跟在薛家姑娘们后面。
一群贵女们在寺内走走停停,累了便来到放生池边,围着石桌坐下闲谈。
这群闺秀中,以长兴侯的嫡女周惜瑶和吏部尚书之女李兰茵为首。
周惜瑶个头娇小,穿着件粉色缠枝纹短袄,耳边一对小巧的珠坠,随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她微圆的脸蛋雪白可爱;
李兰茵身材瘦削高挑,穿着雪青色锦缎短袄,头簪鎏金玉步摇,人生得皮肤白皙,神色中自有一种清高傲慢之感。
她们在这群闺秀里家世最为显赫的,走到哪里都有人簇拥。薛元姝在家时虽娇蛮跋扈,可在这两人面前也不敢使小性子。
众人刚坐下,就有人问薛元姝:“你家这位表姑娘怎么也不跟大家说话,我瞧她呆呆的,不如你来替大家引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