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知不觉似乎已经成了伤心之地。
父母没了笑容,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动不动就轰炸式的叮嘱小马哥要好好学习,争一口气。
小马哥感觉自己被沉重、压抑的气氛堵的快要喘不过气了。
学习,学习,学习。除了学习,父母似乎已经不关心他小马哥任何其它的问题了。小马哥已经很反感父母那万年不变的唠叨内容了。
尤其是母亲,像祥林嫂一样,不厌其烦的抖出一些陈年旧事。那些事对小马哥来说就是些死蛤蟆烂老鼠。
他不是不理解父母对于顶班事件的耿耿于怀,也不是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甚至他觉得父母说的话都很有道理。
但是俗话说的好,话说三遍淡如水。再有道理的话,说多了就没意思了。何况,父母其实并不擅长讲道理。
渐渐的,小马哥从最初的言听计从,到反感,到转变成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了。到后来,只要父母一唠叨,小马哥要么反驳,要么干脆躲的远远的了。
顶班的事是你们没有坚持争取到最后的。
别人瞧不起是父亲的脾气太暴躁惹的人太多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用母亲的话来说,小马哥是邪说斜怼,顺说顺对,纯粹不听话了。
小马哥内心的纠结却也真的是无以复加了。
家里在那样贫困的情况下供他小马哥在双中读书,这是没得说的。老家村子能做到如此地步的家长寥寥无几。
小马哥在村里的同学,大多在乡里的中学上学,甚至还有两个女生已经不念书了。
老一辈的观念,普遍重男轻女。他们始终认为女娃长大出嫁了,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了。既然迟早是别人家的人,那从小就不指望了。
至于男娃,也是放羊的心理。是念书的苗子就让其上学,学不进去也没啥,种地拦羊学手艺,能养活家人就成。
像小马哥父母那样,铁了心要供出一个大学生的家长,属实难得了。
小马哥是幸运的。按父母的意思,他什么也不用管,一心学习就是了。借钱舍脸是大人的事,和他小马哥没关系。
“我们就是求爷爷告奶奶也要让你上大学。”
小马哥是不幸的。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行为程序已经被父母设定好了。
如果一个人的未来已经被设定好,一眼望到头,那还有啥意思。小马哥有些索然无味。
“既然知道父母不容易,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你娘老子的苦心吗?”
听着母亲又开始“绑架”自己,小马哥也不知怎么了,头脑一热,脱口而出:“那是你们自己愿意,我可没让你们那样。”
“鬼仔仔,憨憨犟,连个情都不担;早知道你这样丧良心,当初就该一尿盆扣死你。”
“看看,还说都是为了我,一旦指望不上就说要扣死我,天下哪有这样的娘老子嘛。”
“我们这样的娘老子咋了,吃不用你管穿不用你管的,就让你好好学习咋的了,家里最好的都给你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