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周华考得也不是很理想,只得了全县第7名,但也远远超过了中专的录取分数线,考得最好的是个女生,叫阿慧,和周华一个班的,全县第1名。周华心中有些不平,就是临时发挥得不好,名次就落下这么多,虽然也在前10名之内,但总觉得有些不畅快,于是周华就想报读中专,能早些工作也不是坏事。这个想法却被周华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打破了,他们都不同意周华的想法,一致认为这样的好成绩,仅仅读个中专太浪费了,在父母和老师的“威胁利诱”之下,周华无奈地选择了读高中。报到时周华惊奇地看到阿慧也和自己在一个班,问阿慧才知道,原来她的遭遇和周华如出一辙,本来她也是想读中专的。周华没有看到玉兰,知道她中考的成绩不是很好,她就报了技工学校,但技工学校的录取工作进行得晚,直到新学期开学了才来。在不知道是否被录取了之前,玉兰就选择在初三复读。初中部和高中部不在一起,周华只有在上学与放学中途才有看到玉兰的可能,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天天看到,有时看到了,因为有同学在一起,两人也没有打招呼,只是每次见到时,两人的眼神总能遇到。有一次相遇时,周华看到玉兰的眼神与往日不同,像是要对周华说什么,周华也看得出来玉兰的眼神中包含的东西,却没能停下脚步,听听玉兰的声音。
九
高中部附近有个温泉,地名也很形象,叫“热水”,三面环山,温泉是一条小河的源头,水温不是很高,夏天感觉不到热,冬天就不一样了,其它地方都结冰了时,这里的水就显得很热,水里冒着热气,将手伸进水里会感到水有些烫手。这是个游泳的好地方,赵平就经常在放学途中到这里游泳,周华不会游泳,只能在岸上看,看到赵平、郑福、钟俊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心里好生羡慕。赵平他们知道周华不会游泳,但觉得丢下周华一个人在岸上有点不太好,就劝周华学,周华也想学,可是又不敢下水,总觉得那河水像吃人的怪兽一样,打心里害怕这水,但每当看到他们游泳时又忍不住想学。周华没再多想,只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
从这之后,周华就一个人自己学,也不向别人请教,连赵平都不问,找一个水不深的地方,先走一遍,水淹不到鼻子就行,平时看到赵平他们是怎样游的,在脑中先过一遍,然后就学着他们的样子开始游。虽然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姿势,却怎么也浮不起来,刚一入水就沉向水底,周华不得不站起来重新再来,每次都是一样。有一次,入水后又沉向水底,周华索性不起来,伸展四肢放任自己沉入水底,但却和周华想的不一样,周华不但没有沉下去,反而浮到了水面,这令周华兴奋不已,于是周华也不抬起头,就照着赵平他们的泳姿在水中游了一圈,直到憋不住气了才抬起头,刚一抬起头,人就往下沉去,不过不要紧,因为水不深,站起来就行了。第二次周华试着在水中睁开眼睛,周华看到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水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模糊的,但却非常漂亮,到处都在发光,而且色彩斑斓,周华又努力使自己沉向水底,却是很难做到。周华想,是不是头朝下脚往上用力就能潜到水底呢?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我又何不试一试,试了才会有答案。于是周华再一次来到热水时,真就这样试了试,这一试就让周华潜到了水底,看到了水底那些发光的东西,抓了一个一看,是块石头,浮出水面再仔细看看,却不发光,甚至有些暗,一点都不亮,那在水里又怎么会这么亮?周华想不明白,也不去多想,因为他还沉浸在刚才潜入水底的兴奋中呢。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华的潜泳技术也一天天提高,不多久就能在水中活动自如,有时甚至能潜上一分多钟,这天,周华潜泳时,实在憋不住气了,也没多想就在中途抬起头到水面上换了一口气,之后还是继续留在水面上,他想等喘气稍为平缓一下再潜水,但习惯了手脚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抬起头后也没停下手脚,居然就能在水面上游了起来,周华喘气平缓后准备再次潜水时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游在水面上,不由得惊喜万分,一边游一边想,我怎么就会游泳了呢?是怎样学会的呢?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游泳的关键就只在于动作的协调而已。
赵平他们游泳一直要游到下雪才停,还有下雨时也不游,因为下雪下雨没地方放衣服。这天赵平他们和周华又来到热水,他们三人仍旧是脱衣下水,也没管周华,其实都已经习惯了让周华看管衣服。周华想让他们三人有个惊喜,就悄悄地脱下衣服,趁他们不注意,一头扎到水里。这一举动着实让赵平他们三人大吃一惊,三人都以为周华不慎落水,正想赶来救他,却见周华从水底游到了水面,而且是没穿衣服的,这才知道周华是偷偷学会了游泳,赵平他们三人对周华学会游泳一事的吃惊比刚才以为他落水时的吃惊还大,不过仍然很欣喜,欣喜的是周华可以和大家一起游泳而不再一个人在岸上玩了。
高一结束时,高中也就去了一半了,这天周华他们工区来了一个江南老乡,年纪比周华大一点,周华不知道他来干什么,回家问周工才知道,这个人的妈妈和周工是一个组的,他叫马龙平,他来这里参加高考,他在江南的学习很一般,怕在江南考不上大学,就到这里来考。放暑假时,周华知道那个江南老乡得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考上了福兴医学院,得到通知书后,马龙平连忙回江南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看到马龙平一来就考上了大学,周华很是羡慕。
高二开学时,学校又搬家了,搬到矿部一个新建的楼房,周华和赵平他们上学又要多走一公里多。学校要求上晚自习,下晚自习时已经十点钟了,这么晚肯定不能回家,好在天气不冷,周华他们就在教室里睡了一晚,同学陈林知道后,就让周华他们到陈林家去睡。陈林家就在矿部,房子很宽,足够周华他们几个人睡。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总不能老住在陈林家吧,还有吃饭的问题也不好解决。周华和赵平、郑福,钟俊商量后,决定不上晚自习,把这些实际困难给班主任老师说了之后,班主任叶老师同意了周华他们的看法,但叶老师同时要求周华他们在家好好学习,不要偷懒。因为叶老师不仅是周华他们的班主任,还是学校的校长,对于她的话,周华从来都是听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第二年的四月底就是高考预考时间,只有通过了预考的考生才能正式报名参加高考,这是与去年不同的地方,是今年的新规定。看到学校的通知后,周华也去报名参加预考,从报名室出来时,周华的脸色很苍白,白得很可怕,赵平连忙问周华:“周华,你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周华没说话,他甚至没听见赵平对他说些什么,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只是嘴里不停地念:“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这可把赵平吓坏了,赶紧跑上前去一把拉住周华,赵平以为周华闯了什么祸,却看见周华的眼睛里充满泪水。赵平轻言细语问周华:“周华,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周华听见了赵平的问话,也体会出了赵平的关怀,但他没有回答赵平的话,只是说:“赵平,下午的课我不想上了,你陪我一起回家去好吗?”
赵平说:“好的,我陪你回去。书包拿不拿?”
周华说:“不拿了。”
这天回家的路程特别长,走到断山时,周华没有力气再走了,就在草地上坐了下来,这片草地是周华他们放学时经常坐的,昨天这里还充满了欢笑,今天就只有伤心,仿佛小草都知道周华今天的心情,全都蔫了。
坐了一会,周华的体力有些恢复,就对赵平说:“赵平,我该怎么办?”
赵平是看到周华在报名室出来后变成这样的,赵平还没有去报名,不知道发生我什么事,就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周华说:“是这样的:今年高考必须有户口在本地才能报名,如果是外地来的要户口迁到本地一年以上,才能报名;参加预考也要户口本才行,你知道我没有户口,没有户口就不能参加考试,叶老师说象我这样的只能回老家去考。你说我该怎么办?”
赵平说:“是这样啊,可是去年都可以考的呀?”
周华说:“是啊,去年是可以呀,我们工区的马龙平就是这样考上的。但是叶老师说今年不行,有规定。现在回去赶不上预考了,再说就是赶上了,我也考不起的。”
赵平说:“你的成绩一向都好,到江南也会考得上的。”
周华说:“你不知道,我到江南去考的话肯定是考不上的。”
赵平说:“以你的成绩,到哪儿也能考上的。”
周华说:“不行,你还记得我们工区的马龙平吗?”
赵平说:“记得呀,怎么了?”
周华说:“他到这里是好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可是他在江南只能算是中等的,连预考都考不上的。我就和他的情况差不多,在这里虽然算是比较好的成绩,可到江南去最多也只能算得上是中等成绩,所以肯定没有希望了。”
赵平说:“这样啊,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赶紧回去给你爸爸说说,让你爸爸想办法。”
周华觉得赵平说得对,赶紧回到家中,没见到周工,周工还在上班,周华又急忙到周工的办公室,把这事告诉了周工。周工听后愣了半天没回过神来,最后只是对周华淡淡的说:“晚上等你妈回来后我们再商量商量。”
罗老师回家后,周工把周华不能参加考试的事告诉了她,周华眼巴巴地看着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可是商量来商量去,周工和罗老师也没商量出一个办法,最后罗老师说:“只有找沙滩的王支书想想办法看,但是王支书是个很古板的人,不一定行啊。”
第二天回家后,周华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是一个非常失望的消息:王支书认为这是违反政策的事,坚决不答应给周华上户口,就是临时的也不给上。听到这个消息,周华好像要崩溃了,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这一辈子都完了,只能回老家去种地了。可一想到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要干365天的日子,周华不由得痛恨起自己的命运来。
从这天开始,周华再也没到学校去上过课,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连玩不出去玩,只在放暑假的时候,周华到了叶老师家里,要了自己的高中毕业证。罗老师知道周华怕回老家,可是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呀,不能参加高考就等于是个废人,又怕周华一个人闷出毛病来,就和周工商量叫周华先到工区打临时工,周工也同意,然后由罗老师把他们的想法告诉周华。
工区远在另一个县的工地上,出现了周华的身影。挖探槽、拌泥浆,一个月挣45元钱,养自己还算养得下来。虽然很累,但周华心里还有一丝希望:等待招工。周华知道政策,可以招一个还可以顶替一个,这样的话,周华两兄弟都能解决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