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希望行纪> 米诺陶诺斯(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米诺陶诺斯(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第二,即使实现,后者也会带来龃龉,后者,指的是“行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做到尽善尽美,世间也不存在“尽善尽美”,更不用说个体能力低下的情况非常普遍,对社会而言宛如尘埃。

  为了对第二点做出细致解释,我们承认另一共识:

  引理2——由行动所指向的结果,可以简单认为是相关的,但并不是单纯的直线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形象描述。

  能力就像是体力,行为就像是登山。

  登山时每个阶段消耗的体力不同,换句话说,结果是存在阶段划分的,整体可以简单理解为与行动存在相关关系的分段函数。

  好。

  以上是类似逻辑推理的我的诡辩。

  原谅我,总是依赖逻辑,诉诸于理论。

  理论的正确与否,正是支撑我待人接物处事为人的唯一标准,在可以做到的范围内,我总是试图区分对与错,以此指导自身行为。

  说了大量的废话,让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

  之所以说是诡辩……嘛,使用类似的逻辑工具建立思维定势,可以证明任意的X和Y之间,不存在简单直线相关关系。

  世界是复杂的。

  现在不谈理论,单纯从我个人的感性认识出发:

  出于善意做出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是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少数时候则给他人和社会(主要是个人 带来消极影响。

  如果把“善意”替换成“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或许会让行为的结果更加深入积极的区间。

  哈哈哈,那么谁在做出行为的时候考虑的是“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呢?AI?现实中真的有这种人?

  那么……

  上述定理所给出的价值判断工具,到底在哪里用得上呢?我想,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如果依赖于个体价值观念、信念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无法帮助做出判断,那就请依赖常理,也就是“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

  一般性,是对残缺个体价值的一种补全,一种保险,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但多多少少会有需要的时候。

  它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指标,带来社会层面的抑制力,拥有单纯的善意所没有的硬度和强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毁坏消灭的事物。

  宛如大地般坚实。

  扩大解释,就是一切在当前时空条件下具有正当性的理论,都有着比个体所依赖的价值观念更加强壮和系统的特质。

  人,总是因为仰仗软的情感、经验而非硬的理论,所以才会造成种种问题,陷入到走不出的迷宫中,因为自身的不谨慎遭遇食人的米诺陶诺斯,实在可悲。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