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章 天下大势(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章 天下大势(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另外,还有诸如“筲箕启”、“斧头山”、“飞来钟”、“庙嘴”、“尸骨山”等地名都与杨幺乱军牵扯到了一起……神不神奇?

  但朝廷自有宣传渠道,各种魔化抹黑叛军,所传达的最终要点是:不是官兵太无能,是叛军太狡猾哪。

  眼见着叛军势大成了气候,朝廷又开始争执起来,一种声音是调集重兵不计代价围剿,童贯有剿匪的经验,正好可挂帅再度出征;另一种声音是招安,最大限度的减少内耗,集中力量一致对外。两种主张皆有支持者,各说各的好处,谁也说服不了谁,吵的不亦乐乎。

  吵呗,每逢大事有……屁的静气啊,打嘴仗才过瘾,狠狠地刷一波存在感先。说到嘴炮,还属文人玩的溜,信州府学的这些秀才尚是最低级的这一挂,国子监那些太学生才是个中好手,高级着呢。

  譬如有一个出身于“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早有俊声,倜傥负气”的丹阳太学生陈东就最是敢于直言。

  崇宁二年,朝廷大作雅乐,命太学生学习弹奏,择日试于廷殿,并迁官给赏,陈东力辞,曰:“岂有此事,万一有之,吾可以侥幸进身耶?”陈东刚直无私,不戚戚于贫贱,令众学子大为惊叹。

  蔡京、王黼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

  钟、杨之乱,此君不言平叛或招安,只大肆抨击朝中奸臣当道以致天下民不聊生方有叛逆之事屡屡发生,并联合太学生上书曰:“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燕、宁,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啧啧,一言不合就开喷,真真是头铁。陈君,太祖虽立诏“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汝此般肆无忌惮,真当不能罪汝?

  不过,作为“学生会主席”的陈东虽然被他“点名”过的一干大佬记恨在心,却也名望大涨,可谓是大定第一读书人,在民间大受欢迎。“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这样的人设不要太完美,讲真,这要换作在那个时空,绝逼是顶级网红。

  而朝堂之所以乱成一团,杨幺之乱是一部分原因,更严峻的考验则是在西北。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