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幼稚啊,四十岁的人了,还不如冯过这个十五岁的少年郎。
冯七郎样貌生的好,丰神俊逸凤表龙姿,温文尔雅中不失神采飞扬。说来也怪,他的眼眸明亮如星,明明是一少年,却像是洞察人世的年长睿者,能看到人的心底里去,叫人无处遁形。
邵百花居然感觉自己脸色有些赧然,她能感受到冯过眼神中一掠即逝的异样,仿似他根本就没把自己视为长辈,而是以平辈的身份在面对自己。
这小子……在想什么呢,她嗔恚地瞪了他一眼,似是无声的警告,但落在他眼中,却是具有别样风情。
他很自然的微微笑了笑,当作回应。
天可怜见,他的心理年龄可是比她还大的,要以晚辈自居,属实有些难为他了。这就像他面对资南嘉方兰芝,不自觉地就会把她们当未成年少女看待。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他已极力隐藏这种下意识的情绪,但总难免会偶尔流露出来,挺郁闷的不是?
得知方兰芝在饶一切安好,邵氏轻轻叹息一声,眉宇间的郁结稍结。
冯过亦是心下暗叹,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时空的女性是悲哀的,生于豪门贵族大多沦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生于寒门庶族则成了传宗接代的生育机器。
翻找先秦时期的史书来看,里面对妇女的记载堪称寥若晨星。到了秦汉之际,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也都没有关于妇女的篇章,直到西汉的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的编纂,才算有了一本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
到了东汉,班昭的《女诫》开始规定妇女的“三从四德”,把女子置于男性附属的位置上,认为女子只需守节,无需才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也开始变成了后来的枷锁。作为班固的妹妹,班昭本来受到重用被命替其兄续完《汉书》,可以算是才女的最高成就之一了,没想到她却如此作贱女性,也成了一千多年来女性被严格束缚的始作俑者。
《后汉书》里范晔沿用《列女传》,正式把女性史纳入正史的记载中,是史学的一大开创之举,后世也沿用不改。其记载的女性也多是才行高秀者,不在乎是不是嫁了好几个人、是不是操守了得。比如蔡文姬虽然多次改嫁,被后世谩骂“大义不道”,但以当时的开放风气,凭其“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就足以列传。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