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经魁首(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经魁首(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是以,徐元杰、刘几乡试皆入前十,可以说是一脚踏进了进士行列,来年名列杏榜,前景可期。

  这第二张榜单只载了后九十五名新晋举人名单,到第六名亚魁而止,前五名却在另一张榜单,也算是给足了悬念。

  乡试放榜的前一天,为了不出差错考官们先要填草榜。主考官依名次填写拟录取试卷的“红号”,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乡试官员(包括监临、提调、监试等官)在内堂集中,共同拆卷,将试卷逐一核对红号,最后将依照录取名次将考生姓名、籍贯填写在草榜上。然后,将草榜交给书吏,由他向在座的所以官员宣读考生姓名,完成这些手续后,开始填写正榜。

  填正榜时,各省都是从第六名写起,直到完成最后一名,然后再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

  各省乡试填榜后,需要在榜单上钤盖印信,即在年月和接缝处钤盖布政使关防印。填榜的第二天,各省在布政使司或巡抚署门前张挂,也有同时张挂于贡院“龙虎墙”。榜单张挂时,派兵士看守,三天后收缴存档。

  乡试放榜前,考生们都非常关注考试结果,经常会向考场的门丁打听录取结果,称为“看鸽棚”。放榜之后,门丁往往会率报子鸣锣报喜,并有一张长条形的白纸条,上写“中式某某科乡试第几名举人,XⅩ省ⅩⅩ府县学优廪生,或廪生增生附生”。此后,还要送捷报,不仅要送外考生家中,还送往亲戚家中。时人写《报喜》诗曰:

  高升高中任高才,添喜红条便报来。讨赏门前无别话,今朝小的喝三杯。

  报喜人到了新科举人家中要受到隆重的接待,而且还要在举人家小住几天由考中举人家开出单子,上面列出所有亲戚朋友的名字,由报喜人去报喜,请他们前来贺喜。

  譬如那些个闲汉,挤在龙虎墙前,为的就是讨几个赏钱,而五经魁正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定科举分“五经试士”。“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每经所取第一名为“经魁”,“魁”即是“首”、“第一”之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亦简称“五魁”。

  尔后,“五魁”被一些喜欢喝酒宴聚的人作为吉语祝福,这个酒令中的吉语,就是对魁星点状元的纪念。

  其实,张贴最后一张五经魁榜单间隔并不算太久,看榜的考生已散去了一大半,其中以失魂落魄者居多。

  乡试过关名额有定数,考生大抵是心中有数的,大多期待着能上榜便成,经魁是想都不敢想的。不过,虽然知晓自己落榜已成定局,心如死灰般慢慢离去,脚下却是向着布政使司署衙行去。或许,万一真上五经魁榜单了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