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无暇晷(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无暇晷(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关于武松去哪儿,其实并无多少人在意。

  官府发了海捕文书通缉,便不再是一地之事。对于相关官员而言,也没那么上心去经办此事,不管是西门庆及他的打杀还是白玉乔,都非良善之辈,虽说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但人既有三六九等,更有善恶良邪之分,死些个恶人,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乃是好事。但这种事自是无法宣之于口,执法者会有诸多顾忌。

  至于民间舆论,终无法左右事态发展。开初尚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高瞻远瞩地言称早预料到西门庆不会有好下场,多行不义必自毙嘛;又或为武二郎扼腕叹息,徒手搏虎诶,绝对是勇力无双的猛人,这要放到军中,何愁不能建功立业?却因一时意气之争而沦为逃犯而有家不能归,所以说冲动是魔鬼呢,做人虽不能瞻前顾后,但真真要三思而行,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哦;又有说武松暴躁好斗甚至是鲁莽残暴,最喜欢打打杀杀,仗着是衙门公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时常做一些小题大做矫枉过正的事,且暴力执法,市井布衣苦其久矣。

  总之,关于武松此人此事,民情众说纷纭,反应不一。

  这样的事貌似骇人听闻,其实只是短时热点,过不多久人们的注意力便会为其他事件吸引过去。八卦心理嘛,好看热闹不嫌事大,站着说话不腰疼。针对某一事件,人们能够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点评剖析,说的头头是道、层次井然。当然,要想有统一观点是不大可能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继而辩论反驳展开骂战,歪楼一万层。

  世人多半如此,说着热血沸腾的话做着苟且偷生之事,平日里夸夸其谈,事到临头却闭口不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才是“正常”心理。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句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可为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譬如武松一事,便多有无理指责完全不明其中奥要便大放厥词之人,这才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呢?

  其实,受此事影响最大的只能是武植夫妇。或者说,受益最大的便是武大郎与潘金莲。

  可以预见的是,西门庆此计一旦得售,武松窝囊的负下巨债,武大郎念及兄弟情深,怎会不帮忙偿还?如此一来,炊饼铺子便没了。再往后,武植能守得住潘氏不红杏出墙?西门大官人为了长期霸占,嫌武大郎碍手碍脚,会怎么做……武松一旦得知,又会如何?怕是正如那名著所说,武植夫妇都当性命不保。

  现下可好了,西门庆一死,后患已除,武大夫妇可安生过日子矣。嗯,只要别再出现东方庆、南郭庆、北宫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