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路向北(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路向北(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蔡攸又因四弟蔡條受父亲钟爱,就多次请求杀蔡條,皇帝不许。

  蔡攸历任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进见皇帝没有时限,更加跋扈,和王黼一起能够参加宫中游戏,或被留在宫中赐宴,就穿上短衣窄裤、涂抹青红,夹杂在歌舞艺人、侏儒中,说很多市井无赖、淫夫荡妇的戏谑浮浪之语,来博取皇帝的欢心。他的妻子宋氏可出入后宫,儿子蔡行任殿中监,皇帝把他视如执政,宠信超过了蔡京。常佶留心道家学说,蔡攸又独自倡导成一些奇闻,说有珠星璧月、跨凤乘龙、天书云篆的符应,同道士林灵素之徒争相证明神变的事,于是神霄、玉清宫观遍及天下,皆乃蔡攸之过。

  此次童贯征伐燕云,蔡攸为副宣抚。蔡攸幼稚无知,认为功业唾手可得。他入宫辞行时,有两个美嫔侍奉皇帝,蔡攸指着她们请求说:“臣成功归来,请把她们赏给我。”皇帝只是笑笑,但不责怪他。

  而且,皇帝还有意无意地将蔡攸的这个段子转告给蔡京听,还不无钦佩地赞扬道:“其英气如此!”

  要知道,这样的褒扬对妻妾成群却老迈不堪的蔡京来说,绝对是一种刺激。于是,在为伐燕大军送行之际,蔡京极为怪异地为眼中仅有功名和美人的儿子写了一首忧愁伤感的送行诗,道:

  “老惯人间不解愁,封书寄与泪横流。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修途好少休。目送旌旗如昨梦,身非帷幄若为筹。缁衣堂下清风满,早早归来醉一瓯。”

  眼见得灭燕的所有谋划都作了他人嫁衣,蔡京于心不甘,便有了如此作酸的诗,似乎全然已经忘记了正是他蔡京和崇宁帝、童贯等人一起,累次三番要破那“百年信誓”。

  权力,容易令人上瘾,一旦沾染便欲罢不能,如蔡京之流,便应而将“父慈子孝”一说击的粉碎。

  而蔡莜一贯好色,早被童贯摸透了脾气,在童贯给他安排的迷魂汤里,呆在大名府左拥右抱,不再向前一步。

  童贯起兵出发之日,定帝为他饯行时以“御笔三策”相付,称:

  “如燕人悦而从之,因复旧疆,策之上也。萧燕能纳款称藩,策之中也。燕人未即悦服,按兵巡边,全师而还,策之下也。”

  四月二十三日,童贯以西军之环庆军为中军,述古殿学士刘韐为行军参谋,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为都统制,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和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副,进驻距离定燕边境不远的重镇高阳关,宣抚司就向燕国境内揭榜示众。

  这份榜文是这样说的:

  “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比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新君纂攘。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

  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惟在勉力,同心背虏,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