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三百四十七章 狐狸送伞(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七章 狐狸送伞(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冯过所言虽然有所保留,语焉不详,倒是老成的很,宗泽却深以为然,这就是其所说之“透过现象看本质”吧。

  大定的政治,八个字足以概括:重文抑武,三冗两积。

  冗兵:军队成为政府招降纳叛、安抚起义民众的工具,势必造成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大定对辽(燕)、西宁等对外军事颓势,败战求和。

  冗官:各级之间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相互牵制,但是文官制度的行政效率明显下降,巨大的官俸支出也造成财政负担。

  冗费:增大了国家行政成本。人增加了,费用也就增加了。昌楚府兵制在大定不再实行,改为招募。这样扩充了兵源,但也相应增加了成本。

  解决?已是难如登天了。

  大定确实富庶,即便支付了周围国家岁币,但这点钱通过贸易是可以赚回来的,可是这数十年来依然国库空虚,其原因就是冗费。在一些无法战斗的兵员和多余的官员身上浪费了太多的钱。

  其实通看“三冗”问题也就是利益团体利用不同的手段再给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而皇帝,包括王安石变法时期,对于这样的情况已经无力回天了。

  太祖时设置了很多的岗位,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就设置了很多的官职,互相制约。但是最后导致政治管理体系臃肿,形成冗官的形式,冗兵是因为募流为兵的结果,军费出资了不少,但是军队的质量没有提上去。

  军队中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根本没有打仗能力,这些人还是被招纳进来,就形成了冗兵的局面。

  三冗带来的财政危机,还有长时间的军事方面的孱弱,构成了积穷、积弱的局面,这些问题和畸形的政治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除此之外,大定的财政管理制度效率非常低下,各种机构重叠,彼此牵制,收入分散各处。财物积贮库中的大量财务不能参与市场流通,还常常被贪官所贪污。

  王安石变法曾试图通过开源来改善财政状况。例如变法中的青苗法,此法允许官府每年向农民贷款,加息两成,用利息来提高财政收入。但在这之前,贷款一般都由各地的士大夫提供,青苗法其实是在与士大夫争利,因此在强大的反对压力下,王安石变法失败。

  叶落知秋,见微知著,这种种弊病毫无遮掩的摆在那,却就是无法解决,唯眼睁睁的看着大定这般巨轮滑向深渊。

  这种痛心但无力的感觉让宗泽白发丛生、彻夜难眠。

  二人心绪皆飘,默默的喝着茶。

  半晌,宗泽低沉的声音再度响起:“吾已禀报布政使司,年后发兵剿寇。”

  剿寇?冯过瞬即反应过来:“张迪?”

  宗泽点头:“此獠早前便勾结权贵为祸乡里,多有恶行,事发后纠集一班青皮闲汉、无业游民落草为寇,若不及时荡平,迟早会成大害。”

  冯过心中想想“河北田虎”最终下场,说了两个字:“招安?”

  “招之即安吗?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宗泽冷哼一声,道:“恶人始终是恶人,难不成坏事做尽轻飘飘的一个招安就完全洗清了他们的罪行?何以向那些被他们戕害的民众交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