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三百四十七章 狐狸送伞(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七章 狐狸送伞(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冯过慢慢的说道:“可梁溪先生亦有言:以弥内乱,一也;以御外敌,二也;善良胁从者,可散而归田亩,三也;强猾勇敢者,可籍以备行阵,四也;以盗贼攻寇仇,胜则享其功,败则不足惜,五也。”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选择使用招安的制度,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通过招安,一些没有成气候的起义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平息,不会像昌末黄巢起义那样不可收拾。通过招安,一些绿林好汉被朝廷开出的优厚条件所吸引,不仅不再作乱,反而会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向自己的“同行”反戈一击。

  “梁溪先生”即李纲李伯纪,与宗泽交好,往来甚密。

  “以寇制寇,驱狼逐虎之举,实非良策,更非长远之计。”宗泽没给好友面子,只冷静的陈述事实:“虽则天下之盗贼,多起于下户穷愁,抱冤无所伸,但其中更有邪恶卑劣之徒盅动闹事,实则从中牟取资本。若不问究竟皆以招安计之,何异于与虎谋皮?更是纵虎归林!”

  “如那山东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乃有大臣称其才必过人,遂招安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诸路巡检使。但结果呢?”

  他目光锐利,诵道:“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廓。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冯过知道此诗乃李若水所写,其极度仇视农民起义军,反对“招安”,可他却又亲眼目睹了宋江受“招安”的情形,于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写了这一首《捕盗偶成》诗。

  事实证明,宋江投降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为了保存实力。所以当时机成熟后,宋江又反了。但这次就比较惨了些,仅仅一个月便被名将折可存镇压,宋江等人悉数被斩杀。

  此事见诸于邸报,冯过自是知晓的,想着“梁山好汉”中他最欣赏的鲁智深与武松,也不晓得是傻乎乎的陪着宋江送了命还是怎样,心下不免有些唏嘘。

  宗泽果真是鹰派代表人物啊,决不对黑暗势力让步,惜乎这种态度非主流,但冯过绝对站在他这一边。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可也。”宗泽肯开诚布公,冯过自也不会藏私:“杨幺方腊之辈貌似势大难平,其实只不过是裹挟了一干百姓,纸老虎而已。至若宋江、张迪之流更是不值一提,当可一举而定。此事吾以乌伤先生马首是瞻,愿为一马前卒。”

  宗泽指指冯过,失笑道:“出兵剿匪何需堂堂状元郎冲锋陷阵,运筹帷幄可也。”

  冯过想了想,正色道:“吾虽一介书生,若遇国难当头亦必奋勇向前、不落人后。吾辈文人,当存满腔热血,百死报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