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三十三章 文人至尊(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三章 文人至尊(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然被推崇到了极致。文庙也就成了儒学后人供奉祭祀其祖师的专门场所。“四配”是文庙受奉祀人物中仅次于孔子的人物,又称“四公”、“四圣”。他们的雕像分坐于孔子像的两侧。在“四配”后面另有雕像十二尊,称为“十二哲”,这些雕像中,除了秦楚大儒朱子夫之外,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

  配享孔庙一直为“四配”,即:兖国复圣公颜回;伋国宗圣公曾参;沂国述圣公孔伋;邹中亚圣公孟轲。左为颜回、孔伋,右为曾参、孟轲。

  王安石竟可一举跃过“十二哲”和“从祀”贤儒而尊配享,这待遇也太吓人了吧?

  沈致信弱弱的刷了一波存在感:“临川先生配享孔庙,岂非有‘五配’了?”

  好吧,叫习惯了“王荆公”,这要改称“王舒王”,确实拗口,干脆称其名号。

  费懋贤神情有些古怪:“‘五配’么?应该是的。”

  刘几眨了眨眼睛,脸上满满的向往,而后想当然的说道:“王临川能位列四圣之后共享孔庙,可真真是千载一人了。”

  费懋贤居然有些结巴起来:“临川先生……配享大成殿,与颜子并列,位在孟子之上……其子王雱从祀……”

  我勒了个去,这是啥情况?众人瞬间石化。

  “王雱从祀”?要不要这么绝?

  王雱,字元泽,王安石长子。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

  其廿岁岁前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中进士,初任旌德尉。雱气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尝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亦数万言。邓绾、曾布荐之于神宗,召见,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受诏撰《书义》、《诗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熙宁九年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未上任,不久因病疽病故,年三十三。特赠左谏议大夫。

  王雱才高志远。积极支持其父王安石变法,为确立变法的理论依据,参与修撰《诗》、《书》、《周官》三经新义。善属文,议论刻深,有决断,尝称商鞅为豪杰之士,对不用命之臣当诛之。

  从王雱之见识、行事来看,无疑具有年轻政治家的风采;从其著述来看,无疑又是一位著述颇丰,思想、学术成就较高的、早熟的哲学家兼学者。

  他明确认为老子是“大圣人”,其言与孔子“相为终始”,并主张在当时应“以老氏为正”,可谓对老子是推崇备至。《老子注》和《南华真经新传》,是了解这个早慧的才华四溢的思想家的重要著作。

  但,从祀孔庙便太过了些吧?

  这便是子因父荣了,毕竟王安石最爱长子。

  自立孔庙以来,“四配”、“十二哲”从未变更,唯有从祀诸前贤、儒有增添。

  王安石父子竟能一配享一从祀,绝逼是大事件。

  徐元杰几人面面相觑,隐隐感觉会出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