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林寺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乡寺河村北。据碑碣记载,自达摩来中国后,在中原建“天中三林”,该寺即其一。唐、宋、元相继重修。元、明盛极一时。明代周靖王葬于寺后,洞林寺成为周靖王的家佛堂。全部建筑已毁,仅存古塔1座,碑刻8通、铁鼎1个。现有大殿、拜殿及厢房15间,系近年重修。
洞林寺位于荥阳市贾峪乡寺河村北。据碑碣记载,自达摩来中国后,在中原建“天中三林”,该寺即其一。唐、宋、元相继重修。元、明盛极一时。明代周靖王葬于寺后,洞林寺成为周靖王的家佛堂。全部建筑已毁,仅存古塔1座,碑刻8通、铁鼎1个。现有大殿、拜殿及厢房15间。
洞林寺位于如今郑州市西南18公里处的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村内。因早期寺内僧人多在窑洞内做佛事,故名洞林寺。他们的修行和生活习惯与印度早期佛教寺院极为相似。
据《荥阳土地志》记载:洞林寺始建于东汉末年(约200年),金大定三年重建。传说达摩老祖来中原后,建有三林(洞林寺、少林寺、竹林寺),被称为天中三林,是佛教在中原著名的三大寺院。其中洞林寺始洞林寺创建最早,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1800年的历史,较少林寺早300多年,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和登封少林寺合称中原四大寺院。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洞林寺始建于汉,盛于唐、宋、元、明。寺有洞林三景,白玉佛、洞林晚钟、楚金炉更是享誉四方。明周靖王卒葬于寺后,遂称王家之佛堂。经多年战乱,洞林寺在清末开始衰败。曾经遭受了战火和损毁,多年后在一些僧人的建议下,又重新开始修建起来了。当地村民也十分支持,纷纷出工出力帮助大家翻修寺院。
据说朱元璋幼时居住在娘舅家避灾荒、距洞寺不远,七岁时就到寺中打杂做和尚,在此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传奇故事。因此,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御赐此塔。
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刹,与少林寺、竹林寺合称为“天中三林”。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当皇帝前就曾在此做过和尚,所以洞林寺一度备受朝廷关注。明代藩王周靖王死后葬于此,洞林寺也就一时成了王府的家佛堂,香火不断。
白玉佛、洞林晚钟、楚金炉是有名的“洞林三景”。寺内一古洞中供奉有“南天日光菩萨”,是朱元璋御旨铸造的一座白玉佛,用料考究,琢工精细;而洞林晚钟是明周靖王命寺内住持明伦于景泰年间铸造,钟声一般在入暮时分响起,空蒙缈远;焚金炉也建于明代,高1.07米,重千斤,三足鼎立,鼎身铸有蟠云龙,四面伸出龙首含环,气派不凡。
在寺西面有一座禅师塔,高约10米,身大口细,是印度式样的瓶形实心砖塔。塔的每层都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塔底又雕有仰复莲座,塔尖昂出宝珠,傲然挺立。加上四周碑碣石刻众多,尽是一派古色古气。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