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无异议。”张安开口,众臣相随。
雍帝满意点头,随后瞬间目化愤怒:“朕近日听闻一事,弘农王私授曹贼国公之位,此举愧对汉朝先烈,愧对万民,朕欲兴重兵伐之,尔等以为如何?”
自光武帝兴朝以来,大汉爵位止步于侯,何曾封过国公,刘协初闻此事,公然大骂刘辩为何不上吊自缢,如此受人欺辱?
“陛下,今曹刘孙三家联合向朝廷兴兵,朝廷要应对荆州战局,不宜向兖州动兵,若要打压曹贼气焰,可屯重兵于南阳,夺回南阳诸城。”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氏,举孝廉出仕,拒绝了大将军何进的征辟,转而投效刘表,刘琮降后归了雍汉,为人清贫简约,持法有度。
“大将军,你以为如何?”雍帝转问张安。
“和阳士之言可堪一用。”张安今日必须支持雍帝用兵,哪怕付出数倍代价夺回宛城也在所不惜。
“好,那就让镇东将军徐晃派兵入南阳,定要将曹贼赶出宛城,一泄朕的心头之愤。”刘协说话间,再取一卷交给左毅。
左毅持卷宣旨:“大将军陈道督战冀州有功,朕感念大将军多年扶持之恩,即擢陈道为大司马大将军,临爵长安侯,列五府之上,节钺,督九州军事,总录尚书事,另赐中兴剑,凭剑入宫,无需通禀。皇四子皆入天行健书舍学文识义,效仿圣贤之举。”
三朝老臣,两柄中兴剑,登临大司马,这是何等荣誉,雍帝就差说和张安共治天下了。
不过这只是众臣子的看法,张安则听出了话音:长安侯?帝都怎可封作食邑?
张安缓步走入殿中,拱手开口:“陛下,今冀州已定,天下盼帝东归,老臣谏请陛下还旧都于洛阳,以治九州之土,三兴万世之基。”
刘协平静点头,但心中已经乐开了花,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简单:“嗯!大司马之言正合朕心,即日起重修洛阳宫殿,重塑皇陵,明岁行迁都迁民之事。”
“陛下圣明。”
张安引群臣再拜雍帝……
次月,徐晃以阎柔为将,领兵五万由颖川郡入南阳郡。曹仁得知立即派遣曹彰领两万甲士入博望城。
双方在此地展开了对峙。
又一月,鲁肃攻占华容,压向江陵城,张辽闭城不出,鲁肃也不敢强战,磨了半月,鲁肃只得退回华容,向北攻打江夏竟陵城。
三日,鲁肃下竟陵,转攻云社,也是轻松夺取。
但好景不长,江东卒脱离了水战,正中张辽下怀,征南营分兵当阳,以梁兴为将率一万骑甲压向云社城,欲截断鲁肃的退路。
十日后,双军会于南新市县境,梁兴效仿马超的锥形阵,一骑当先杀入敌军,江东水师大败,逃至安陆城。
梁兴即收复竟陵、云社二城,屯驻在南新市城,只要江东卒敢上岸,梁兴便百里追打。
继,鲁肃放弃了对南郡的攻势,十数万军马全部压在江夏境内。
而关、张攻打武陵趋势向好,由于二将悍勇,吴懿不敢与之硬拼,只得退城固守,但刘备军掺杂了蛮人,攻势异常凶猛,皆不畏死。
以至于吴懿连失酉阳、迁陵、充县三城,一路败逃到沅南一带。
秋末,关羽领军围沅南城,吴懿竭力守之,邓贤、吴兰、雷铜三将相继阵亡,且吴懿也没有守住沅南城,退入了武陵治所临沅城。
时吴懿手下只剩不到三万甲士,吴懿已经做好了向田豫请罪的准备,谁知武陵突遇大雨,冬雨冰冷刺骨,阻挡了关羽进军的步伐。关羽只得退回沅南休整。
次年春,张辽以同境节制为名撤换了吴懿,让张任重新挂帅,统领江关卒对抗关羽。
二月,张任以邓芝、句扶为将主动出击零阳城,战三日,夺回零阳城,吹响反攻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