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三十章 满城之战(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章 满城之战(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这不是一般的违背上级指令,这是在违抗圣旨。

  崔翰问道:“万一不能取胜,我等该怎么办呢?”这显然是关键问题,担当固然是可敬的,但有时责任是无法承受的。

  赵延进说道:“倘若战败,由我赵延进一人承担罪责。”

  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镇州监军李继隆说道:“用兵之道在根据战场局势灵活应对,哪能事前决定!兵败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李继隆是一个了不起的监军,监军是阵前代表皇帝的指挥官,他的意见给了这个原本就缺乏总指挥的将军团队极大的信心。大家这才算统一了意见。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辽军都已过了徐河,到了满城列阵。现在虽然有了统一意见调整阵型,但已经没有时间来调整阵形了。

  这时刘廷翰作为都钤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部署。他清退了左右,帐中就剩下了刚才决策的几位主将。宋军的阵型立刻开始了调整,由崔翰亲自指挥,令行禁止,行动迟缓者军法从事。而李汉琼已经准备好了“投降书”送到了辽军阵营。

  辽军主帅韩匡嗣大喜过望,盛情的款待了投送降书的使者。问了使者一些宋军的情况。使者唯唯诺诺,惊恐而谨慎的回答了韩匡嗣的问题。而韩匡嗣所不知的是,这些问题及答案都是李汉琼反复和使者练习过的段子。使者惟妙惟肖的表演骗过了韩匡嗣。

  韩匡嗣高兴归高兴,军事纪律他还是懂得的,没有自作主张。他面对几位耶律将军谈到:“军事上最大的胜利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宋军来降我们应该表示欢迎,不怕未来没有更多的宋人来投靠。”

  耶律休哥不以为然:“此时的宋军气势正盛,怎么会突然投降呢?我们应该马上集结军队出击。”

  其他的几位将军不置可否,有赞成受降的,有赞成出击的。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朝着有利于宋军的方向流逝。待宋军布阵调整完毕,则立刻杀将过来,辽军措不及防,败走到了崔延进的伏击圈中,辽军再败。此一仗辽军战死一万余人,被俘三万余人。

  这场大败是辽决不可接受的,几个月后太平兴国五年,辽乾亨二年(980),辽再一次发动十万大军从西线叩雁门关南下进犯。自从辽的附属国北汉灭亡,辽在西线是没有地利优势的,山地不太适合骑兵作战。山西北部的众多天然关口易守难攻,两侧的高山极易设伏。正当辽兵进攻雁门关的时候,恰巧潘美、杨业的军队正在附近巡逻,立刻整顿军队,兵分两路。由杨业带大军从雁门关自北向南攻打,潘美带了一部分人,随雁门守军从南向北打。辽军突然腹背受敌,完全不了解宋军的兵力与部署,立刻溃败。此一仗西线战事也由辽的大败而宣告结束。

  辽国对“高梁河之战”的报复行动“满城之战”,以惨败而告终。“高梁河之战”宋军发动军事行动,宋军惨败。“满城之战”辽军发动军事攻击,辽军惨败。但无论是辽军的胜利,还是宋军的胜利都存在不少偶然性,也不能代表两国的国力。事实上,这也仅是辽宋拉锯战的开始。这场战争必然会旷日持久,并卷进更多的国家。从此大宋的政局将变得更加复杂,使得统一国家的理想被强大的外部势力撕扯着。大宋从内政到外交政策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