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这一年,有一位二十一岁的年青人在殿试考试中的试卷,被作为第一名推选给皇帝。这份试卷书法呈现干练之美,文章论述重在说理方式,没有华丽词藻,让人觉得无论把哪个字去掉,都像文章被打碎。此时,另外一位大宋才子叫杨置,正在酒楼喝酒,那叫一个美。杨才子已经连中解元、省元两元了,只等着这次中状元。杨才子的自信也缘于家族有着优良的读书做学问的好潜质。杨才子有个哥哥,叫杨察,早早就在科举考试中高中榜眼,成了宰相晏殊的女婿,现在是龙图阁待制。
这不是还没有张榜公布,杨才子就托学霸哥哥去宫里打探消息。对于晏殊的女婿、龙图阁待制打听这点消息也不算什么难事。很快杨置只排到了第四的消息就传过来了,他嗖一下起身,一酒杯摔在了地上:“哪头驴抢了我的状元?”事后看,虽然这就是托关系、走后门摆的一个乌龙,但还是值得介绍一下这个乌龙状元。因为三十年后,他改变了大宋。
此驴乃江西王安石,字介甫。礼部推选的王安石的试卷皇上并不满意。王安石在引经据典的时候,引用了《尚书·周书·洛诰》中的句子,“孺子其朋”。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这是周公辅佐年幼的侄子周成王时对他说的话,意思是“教导”周成王:“孩子啊孩子,你和大臣们交往要像和朋友们那样融洽。”此时的仁宗皇帝已经三十多岁,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自然对这种教训小孩子的口吻很不悦。
把王安石的名次往后挪,第二名王珪、第三名韩绛都是已任职官员,按制度不能成为状元。状元顺次排给了第四名的杨置。王安石由此排到了第四。这段乌龙故事的传播路径范围非常有限,已经无法核实其准确性。王安石和杨置的试卷多年后也都遗失了,无法再去判别一下谁更出色。
杨置成了有科举制度以来,极少数连中三元的进士。可惜的是他刚刚中了状元,母亲就去世了,还没来得及到任赴职就去奔母丧,由于伤心过度,丁忧期刚满就一病不起,不久也离世了。大宋时人对失去了这样一位大才子无不感到惋惜,如果还能看到排名在他之后的三人,王珪、韩绛、王安石在大宋朝推行的波澜壮阔的改革,会不会对失去杨置感到更加惋惜呢?
大宋朝的科举考试是步入仕途的最规范途径,没有之一。其他诸如举荐、恩荫之类,在晋升时都有很多限制条件,这也是大宋科举取士的亮点。科举考试前后大约要持续一年。第一步是要参加州一级组织的,通常是通判直接组织的解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每个地区都有一定比例,因此“科举考试移民”事件也时有发生。考试通过的考生参加礼部组织的省试,第一名称之为省元。考试过程中依次通过诗赋、策论等淘汰考生。都通过的考生参加皇帝组织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年龄最小者称为探花郎。录取人数每年不同,也分为三等,第一等赐进士及第;第二等赐进士出身;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登杨置榜第四名的王安石,对此次殿试的结果表现的极为冷淡,王安石也听说了这个乌龙故事,但他本人这辈子都没有提过一句有关这年殿试的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