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蜂子给陆文夫讲了应该怎么看论语的第一段之后,陆文夫对蜂子的怀疑就降低了。心里盘算:一个有见识的中国人,一个独自能杀死日本兵的中国人还怀疑他做什么?
蜂子,大体上也了解到陆文夫也是一个有强烈爱国心的勇士。但这么一个人,为什么在深更半夜之时被日本人追击,他又为什么加入八路军呢?
蜂子问了一句:“陆大哥说如果有个三长两短,让我把你的手枪送到你们中队去。难道你那把枪有特殊的记号?”
“哦,我的枪原来的木柄断了,中队里有一个木工队员,找了一块说是有百十年的老料,老枣木,给这支枪重新做了一个木柄,所以队里的人员都知道,可以说是见枪如见人。”
“八路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什么是八路?你为什么要当八路?”
陆文夫见这个闷葫芦和扑克脸竟然破天荒地连续三问,就兴奋起来。
像打了鸡血一样,噌地一下竟然坐了起来,因为坐得太猛,头顶上的一个蜂箱不及躲避,前额重重的碰在上面,一下又弹倒在车板上。边捂着额头边对蜂子说,让贤弟见笑了,见笑了。
这两人自此开始以兄弟相称。
“我出生在山西沁水县。家境也算不错,家里有田百亩。祖上常年贩药,家里有些积蓄。本人早年曾在日本留过两年学,后来随我家表亲又去了莫斯科,因为我在日本是接触到了共产主义。便随我的表兄到了莫斯科,想去看看人家那里的新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了三年,哦,这个学校可是教授军事的,我要那里主要学的是军事。卢沟桥事变之后,我便从莫斯科极速赶回国内,上级派我到济源游击大队任大队长。”
蜂子一听那陆文夫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不觉心有好感。但忍住没有说自己也在日本生活过。而是接着说:“你有这么好的国外经历,为什么要在游击队里任职呢?”
一句话问得陆文夫有些有知如何回答,之所以在这里任职,主要还是有两点:一是当时从苏联回来的已经没有原来吃香的了,二是自己也是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想要亲身经历一下中国基层的革命。
但他也没有直说,而是含糊地说:“哦,我在苏联是学军事的。我最喜欢做些冒险的事情,这有意思。学的也只是连排级的战术课,学了三年在部队也实习过。”
“苏联军队的几样装备比我军如何?”
陆文夫回答道:“苏联自从在1918年前后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后,通过第一和第二个5年计划,用十年时间,国家迈上了工业化之路,他们的重工业很发达,军械装备比我国要强得多,苏联可以做当前军工武器的全套装备生产,而我们国家恐怕连一个师团级的炮子弹筒也无法生产,能够生产的枪械也只有中正式等少量枪械的仿制。听说张学良的东北军和阎锡山的山西军,有些军工厂可以仿制国外的,像捷克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的仿制也有所耳闻,但没有亲眼所见,不知真假。因此苏军的武器装备比我们要好得多,甚至是比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强大得多。飞机、坦克、大炮全套的,都没有问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