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伸手一抓,手中出现两册书。
上面记载的是他的学问宗旨,也是他的毕生心血。
他把这两册书交给嘉年,说道:“帮我转交给你的传道人,当初打赌是我输给了他,就当是还他一部分赌债。”
嘉年惊讶,这位前辈还曾与柑香打过赌?
张沉河比他更震惊。
神明一样的主人,居然还会输?
嘉年接过书籍,看也不看收入胸前储物法宝中,似乎对这两本书一点都不感兴趣。
嘉年其实挺想看一看书里的内容,但这是给柑香的东西。
他估计自己看了也是白看。
毫末笑了笑,说道:“一起走走?”
嘉年点点头。
山顶不大,除去一间书斋,不过两百多步就能走一个来回。
毫末脚步缓慢,嘉年跟在他身后,亦是缓慢而行。
毫末问道:“知道化外天魔为何总是无法被彻底消灭,反而越来越多,以至于演变到如今这般,天外洪水滔天的景象吗?”
嘉年回答道:“是天外天还有地外天那两截天渊的存在,源源不断产生着化外天魔。”
毫末又问:“那天渊又是从何而来。”
嘉年听柑香提起过,回答道:“是远古之时,古人成神被光阴长河洗掉的人性残渣,又汇集了神明淬炼金身丢弃的杂质,二者凝聚诞生出第一头化外天魔,天魔仿照远古天庭的样子,创造出了天渊。”
毫末叹道:“远古之时,化外天魔何其强大,甚至逼迫的远古天庭都不得不关闭飞升台,绝地天通,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化外天魔出现。
可结果呢,他们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多,天魔之害愈演愈烈。
世间每多出一名修士,就会出现一头化外天魔。由此可见,化外天魔的产生,并非是那些被神明抛弃的残渣。问题出在那些被光阴长河洗掉的人性上。”
这个观点倒是嘉年第一次听说。
他不知道柑香知不知道,可能知道,但是没告诉他。
毫末说:“神明无错,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神明都明确知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这个世界更高效的运转,那些不利于他们执行自己职责的东西,就会被光阴长河洗掉。
争胜之心、爱欲之心、贪婪之心、怠慢之心、恐惧之心、侥幸之心……
把这些好像是人生下来就带有的缺陷统统抛弃后,人,就成为了神。
而这些被抛弃的‘缺陷’,是每一个修士不得不面对的心魔。
所以我想,既然是人心的问题,要想彻底消灭化外天魔,首要便是以教化正人心,人心若正,则化外天魔便如那无薪之火,自然而灭。
但教化苍生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诸子百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每一个主张都有他的道理,若能严格遵守某一家的教条,最后好像都能达到天下太平。可在这些主张中,某些根本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曾花去一千多年时间,读遍百家经典子集,希望能找出个答案。”
嘉年问道:“前辈可曾找到?”
毫末笑了笑说:“我的答案,全在给你的那两本书里,想知道的话,可以自己翻翻。”
嘉年心中生起了翻书的念头。
毫末的话很多,可能是一千年来都没有机会跟人说话,所以今天难得要跟一个晚辈说上一说。
这个晚辈不了解他,所以不会像张沉河一样,认为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他虽然姓岁十有二,却从未去过玉皇京,更不会认为他说什么都是错的。
他只会静静的听,这样很好。
他还想再多聊些,只是时间快到了。
二人聊完一圈,刚好走完一圈。
他叫来张沉河,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从未想过重返灵飞观。当年被逐出山门,是师父的决定,也是我自己的决定。”
张沉河泣不成声。
他知道,这是主人在跟他交待后事。
俱卢洲曾有道士,十五而志于学,三十开绛府,甲子结金丹,百岁飞升成仙。五百年行遍九洲大地,于俱卢洲清源山开宗立派,广收门徒,不择根基,教化众生。
后被真武城城主镇杀。
只因这名道士想要做成一件前无古人的事,试图教化一头化外天魔。
毫末对张沉河说:“我走之后,你可以去南赡部洲元和国的昌谷县,找一个叫常吉先生的人,我与他是一见如故的好友,你日后就跟在常吉先生身边修行,脾气要学着收一收。先生是个温和的人,可能不会在意你的诸多言行,但既然修了道,凡事就不能只顾自己畅快。每一个强者的言行,都会影响世道人心。修力更要修心,莫要让常吉先生为难……”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