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第四百八十章 鲸吞之势(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八十章 鲸吞之势(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大宛又怎是匈奴人的对手?

  历史上李广利第一次无功而返,也不是因为大宛人骁勇善战,而是因为路途中损失太大,到达大宛郁成城的时候,几万人就已经只剩下几千,还都如同乞丐一般饥饿疲惫,根本不具备攻城的条件,更不要说攻打大王王城贰师城了,于是李广利不得不下令撤军。

  而这次,大宛面对的可是数十万红了眼的匈奴人。

  尽管这些人并非全是士卒骑兵,拖家带口者甚众,但攻打一个大宛王城已经绰绰有余。

  于是三日破城。

  匈奴人进城之后,依旧信守诺言,纵兵屠杀劫掠,大宛王城血流成河。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竟是另外一个与大宛紧邻的人口甚至不足万数的小国——疏勒国。

  疏勒国受刘据派出的汉使游说,又受到东边的龟兹国影响,一同加入了“西约”。

  因此刘据根据“西约”的协定,提前派出一千兵马,并要求龟兹、焉耆、尉犁等二十余个加入国每国派出部分兵马,共同组成了一支多达两万人的西约联军。

  这支联军统一由已经在刘据身上学了不少东西的赵破奴裨将王恢调度,并打开武库暂时使其装备汉弩汉刀。

  如此才刚进入疏勒国境内,匈奴人的先头部队便遭迎头痛击。

  他们还道是遭遇了汉军伏兵,当即吓得抱头鼠窜,转道便去了尚未加入“西约”的莎车国。

  莎车国比疏勒国国力稍强,人口一万六千余众,结果惨遭杀掠,伤亡与被掳走的人口至少过半,王城也毁去了大半。

  如此明显的对比。

  简直就是一部以血和泪拍摄而成的“西约”宣传片。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刘据的计划之中,有匈奴倾情配合演出,“西约”自此将彻底稳如泰山。

  而西域诸国却并不知道,现在其实只是开胃菜,待“西约”吸纳了狭义上的所有西域小国之后,接下来他会在“西约”中再加入一点“独裁”作为调味料。

  等到了那时。

  不论是成员国,还是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只要是不够听话,就会受到全体成员国的排挤与攻打。

  而大汉在“西约”之中。

  只是区区唯一常任理事国,唯一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国家罢了。

  ……

  在“西约”影响力越发强大的同时,刘彻的诏书也终于送到了。

  这回的传诏使者更是重量级,同时也是刘据的老熟人

  ——现任九卿之一的大农令桑弘羊。

  很显然,刘彻派他来绝不仅仅是来传诏的,其中自然也有让他实际考察一番的想法。

  毕竟打通西域,要紧的还是这条商道,屯田驻军也是为了维持这条商道,确保大汉的国家利益得以维持。

  而桑弘羊,就是来言利的。

  屯田驻军的成本,维持商道的成本,以及大汉的获利等等方面,都需要做出一个预估,至少让刘彻做到心中有数。

  结果出了玉门关,一路来到刘据在龟兹国设立的“西约”总部。

  桑弘羊走的那叫一个步步惊心。

  什么情况啊这是?

  有了这个什么“西约”,不就等于马匹自己带着草料替大汉出征么?

  若此事办成了,大汉屯田驻军的成本,维持商道的成本,岂不是要比在大汉国内维持郡县统治的成本还要更低?

  哎呦我去,看这架势,还真让他搞成了?

  殿下究竟是什么怪物?

  打仗随随便便力克匈奴,治理这片土地竟也有如此高明的手段。

  “西约”长久存在下去,自会消除这些小国之间的国别界限,融一整块划为汉土吧?

  如果没记错的话……

  陛下起初给他的任务是什么来着?

  哦对了,似乎只是让他来攻打楼兰和车师的吧?

  可如今若是将加入“西约”的国家和匈奴放在一起,这领土面积似乎已经堪比大汉本土了吧?

  是该回去复命了……

  再不回去复命,再往西的可以与大汉相提并论的安息帝国没准儿都要加入“西约”了。

  这哪里是开疆扩土,这是鲸吞之势!

  咋滴?

  以后和西域做生意不叫对外贸易了,叫均输平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