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30章 摇滚起来(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30章 摇滚起来(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嗡嗡嗡。”

  摩托车的轰鸣声在街上回荡,瞬间吸引道路两侧行人的注意力。

  刘索拉把车停在人文社的露天停车场,摘下头盔,扛着吉他盒,大步流星地走向大楼。

  自从接到朱伟的电话,得知《你别无选择》有机会在《人民文学》上刊登,整个人激动不已。

  脚步轻快,但内心却是七上八下。

  当出现在编辑部时,无数道目光立刻从四面八方投了过来。

  早已恭候多时的朱伟迎了上去,自报家门,“你就是刘索拉,刘老师?”

  “你好,朱主任。”

  刘索拉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

  “请跟我来,方老师一直在办公室等你了。”

  朱伟指了指一个空位,“吉他盒可以先放这里。”

  与此同时,副主编办公室里,方言正在琢磨着自己在《推理世界》的下一部作品。

  在权衡之下,准备更进一步,将推理犯罪向警匪刑侦迈进。

  这年头,因为一般不对外宣传破案的来龙去脉,公安工作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相当神秘。

  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才陆陆续续地推出以各种大案要案为原型的纪实性刑侦剧。

  《长安大追捕》、《121大案》、《命案十三宗》、《红蜘蛛》、《黑白大搏斗》、《燕赵刑警》、《刑侦一号案》、《打黑风暴》、《918大案纪实》、《重案六组》……

  而要论最早的一批刑侦题材作品,沪市人民广播电台出品的连续剧《刑警803》当属其中之一。

  方言盘算着写一部类似《刑警803》、《重案六组》这种警匪刑侦的P,就算以后自己没有时间更新,也可以让侣海晏这种擅长公安题材的作家,代为执笔。

  至于故事题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毕竟,在如今的严打形势下,全国各地的公安干警陆续侦破了一系列的重大案件。

  而且,还可以往法医推理流方向继续延伸,比如《鉴证实录》、《犯罪现场调查》,就是一组法医证据调查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在犯罪现场寻找、分析和解释证据。

  一念至此,一个全新的“重案六组”构想慢慢地浮现在方言的脑海里。

  突然间,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无限遐想。

  “方老师,人到了。”

  “请进。”

  方言往门口走去,就见朱伟领着刘索拉走了进来。

  果然如陈晓曼、王扶等人描述的一样,光看外表,就觉得这人张扬、叛逆、前卫、酷拽。

  两人客客气气地握了下手,彼此之间,相互认识。

  方言随口一问:“我看你在信上说,你是民大的音乐老师,不知道毕业于哪所音乐院校?”

  “我是央音77级作曲系的学生,师从杜鸣心老师。”

  刘索拉回答说,自己的同班同学有瞿小松、谭敦等人,都是《你别无选择》角色的原型之一。

  呵,这还是个神仙班!

  方言挑了挑眉,这一个个同学,将来可都是华夏音乐作曲的中流砥柱。

  朱伟边倒水,边发问:“刘老师平时喜欢玩摇滚?”

  “上学那会儿就在玩。”

  刘索拉直言不讳地说,自己不光一个人玩,而且还跟自己大院的发小们组乐队,留着短发,穿花衬衫喇叭裤,背着吉他,到处斗琴,成了大院里出了名的叛逆前卫“嬉皮一代”。

  方言笑道:“怪不得你的稿子里会有一股摇滚的躁动、叛逆的精神。”

  刘索拉接过朱伟递来的搪瓷杯,“不瞒您说,这稿子是因为您,才写出来的。”

  方言一愣,“因为我?”

  “没错!”

  刘索拉说:“我瞧您这样的大作家这么懂音乐,会作词,我就在想,我们这些音乐出身的,是不是也可以像您一样,试着以音乐为题材写呢。”

  朱伟追问道:“刘老师之前接触过先锋文学,或者‘垮掉的一代’吗?”

  刘索拉点了点头,“我这篇就是摹仿‘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写的,一开始只是写着玩,后来越写越投入,把我这么多年的压抑和感慨,统统倾泻进去,写了足足两个多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