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8合成系文豪> 第294章 寻根派(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4章 寻根派(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毕竟“以传统文化为根”的思想太敏感了。

  首先要讲明白一件事情:

  在后世,“传承中华文化”这种事,在所有人的潜意识中是很正常、很正确的事情。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传承、要发扬、要保护,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传统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这观念看起来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但在这个时代不一样。

  传统文化?那是封建王朝遗留下来的糟粕!

  你说寻根?

  你寻的是个什么根?

  我们文化的正统在延!

  要寻根,就要往延去寻!往十月e命去寻!

  怎么能往封建王朝、封建主义那里去寻?

  在江弦这样的后世人看来,这种想法可能有点死脑筋。

  可在这个时代,大家的思想观念就是如此。

  寻根文学因为“关注中国文化传统”的疾呼,一直受到主流戒备。

  可见k几十年,人们思想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对待事物的看法已截然不同。

  之后几天时间里,关于文化“寻根”的讨论愈发变得激烈。

  江弦这一篇《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语言!》,可以说在收获众多拥趸的同时,也招来了很多的争议。

  数以百计的文章对“寻根”展开讨论,文化界爆发出激烈的震荡,并逐渐形成一个争议的热潮。

  这天清晨,朱琳一早起来,把江弦那套在红都定制的中山装找了出来,特意用熨斗熨了两遍。

  江弦上身以后那叫一个挺阔脆爽,人都显得比以往更加精神。

  “这哪像个作家。”

  朱琳帮他理着领口,妙目流转,“我看你更像是个男演员。”“那你得说清楚是什么男演员,毕竟我身体硬朗,戏路宽。”江弦说。

  做文字工作要长期久坐,对身体的伤害大。

  不过他之前就开始保持长期晨跑,养成了习惯,如今体态保持的相当不错。

  “天天坚持跑步,你每天哪来的毅力?”

  “这种事成了习惯以后就停不下来。”

  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每天自动调好生物钟,一到点就准时从床上弹起来了。

  这是村上春树的话,在江弦这儿也得到了切身的体会。

  今天是全国优秀中篇授奖的日子,江弦捯饬整齐,在媳妇的目送下出门。

  同前几届一样,这一届评选仍是由中作协委托《人民文学》主办,采取群众推荐与专家评议相结合方法进行。

  这年头的读者们相当淳朴,对评选依旧保持高度热情。

  评选启事一公布,读者推荐票便源源不断涌到评选委员会。

  截止今年的一月,三个多月时间里,一共收到了三十六万九千一百八十六张选票。

  江弦对于颁奖的流程早就不陌生,至于其他作家,对于江弦的出现也很熟悉。

  年年都有这小子!

  相对而言,今年江弦还比较低调,只是凭借《高山下的花环》拿了个第一。

  江弦知道最近“寻根文学”的话题很火,他琢磨着自己一到现场,搞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故意去的比较迟。

  到现场取出介绍信的时候,授奖仪式马上就要召开。

  他安稳的找到自己座位坐下,随后朝着周围环望,王濛、蒋子龙、王安忆、王建国、孔捷生都是他很熟悉的面孔。

  其中,王濛注意到他的目光,和他对视在一起,那眼神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江弦咽了口唾沫,心知肚明,等会少不了要和王濛畅谈一番“寻根文学”。

  授奖仪式很快开始,江弦静静的听了一会儿发言。

  很快轮到上台领奖,他与其他获奖的同志们一同站在台上。

  巴金亲手为他授奖,并发表授奖词:

  “《高山下的花环》通过描写边防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形象,揭示了军队内部的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台下年轻作家们望着这一幕,那叫个心驰神往,看江弦那眼神儿都冒着光,跟看偶像似的。

  大丈夫生当如是!

  话说《高山下的花环》获得评选的第一名,这的确是所有人心服口服的结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