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月桐花开> 第四十章(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章(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胡管家见老何不说话,不知他在犹豫什么,心里也有点急,他说:老何,你说话呀?老何说:你叫我说什么?那么重的责任,那么大的危险,我要好好掂量掂量。胡管家摇了两下扇子,啪的一声又合上,然后掏出香烟,一人来一支,大家一块吞云吐雾。等了一会儿,老黄才小声说:我们只发十挑货,你那里是二十挑,怎么弄得回来呀?胡管家说:这事儿好办,你多发十挑不就行了。妹伢子说:一共二十挑,还有路上的花销,那钱哪够啊?。胡管家说:钱不够没关系,我跟榨油坊说,先赊着,我们盐号做保。老黄说:那些土匪,多是穷苦人,可不能大开杀戒,能用钱了结的,就用钱了结。老何始终不说话,胡管家又招呼大家喝了一回酒,吃了几箸菜。四个菜,经不住筷子多,一会儿就见了底,胡管家又叫炒了两个菜。这酒确实不错,除了胡管家,其他几位只听说过这酒,从来没见过,也没喝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还没有喝,就被这浓郁的酒香薰醉,四人推杯换盏,最后把酒和菜都一扫而光。

  酒足饭饱之后,胡管家对老板说,晚上我来结账,四个人就抹抹嘴走了。在去搾油坊的路上,老何问胡管家:王先生做这么大的生意,真看不出来,至少从那个门面看不出来。胡管家说:哦,是这样,那门面只是个样子,王先生主要是做批发,不只是盐巴,什么生意都做。你是人,总知道汉口的那些商行,王先生开的就是商行,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在城里、有一个会馆和一个两湖会馆,人,主要做的生意,两湖的人,做两湖和下江的生意。这次的货,也不是王先生一个人的,是两湖会馆里的人的,王先生的货不到一半。大家都是同乡人,还需抱团做事。在附近几个县,当然是以靖南为中心,一站一站往外延伸,一直到。这里要什么?只要打个招呼,那边如有,价钱合适,东西就发来了,因为是老乡,好多都很熟,所以做起来很顺当。民国以来,倒还可以,只是近几年,时局混乱,到处打仗,这生意就不好做了。这次东西太多,也很贵重,主要是前两个月那边打仗,货物积压到了一起,也是不得已的。老何啊,你一定要帮这个忙的,啊!。老何说:你看我们流落到了这里,身无分文,老家那边儿还在打仗,是回不去了,只能暂时在此安家,前些时、好不容易才搞到一笔钱,也不够我们三人开销,你看我的衣服不合身,还是借老黄的呢。准备立个茅草房,置办些东西,现在才知道钱的艰难。还有一个伤号,也都指望我们这次能赚点钱。胡管家说:只要你能把货弄回来,钱的事儿,好说,好不好?

  一路说着话,就到了榨油坊。老板看远处有人来,早就候在门口,他和胡管家认识,胡管家是老主顾了,是榨油房的老客户。两人见面拱手问好,一阵寒暄之后,才谈到桐油的价钱,榨油坊老板一口咬定,十七块不能少,他心里有数,来了两三趟,是真要买,不过价钱不能再少了。胡管家心里清楚,其实这个价、也只是微利,所以他就爽快的答应了。他说:那就留二十挑吧,过几天来取。

  出了榨油坊,酒的后劲才上来,妹伢子走得跌跌撞撞的。老何问老胡:怎么不讲讲价钱呢?胡管家说:我们是老主顾,人家说是最低价,就不好再压了。在回来的路上,老胡才全盘托出了他的想法。他说:买油的货款,我来付,你们只管路上的开销,那边桐油的货款,你们也不收,用来抵消我们百货的部分货款,货款还差一些,走时你带一个包,钱都在里边,还有封信,都写清楚了,你们贩桐油赚的钱和运货应得的酬金,回来再算给你。王先生说了,要重谢你们,这个你们放心。另外,我们还有两个伙计,带两支快枪,给你们当帮手。妹伢子问:他们会不会放枪呀?胡管家说:会,过去在湘军里当过几天兵,也是老乡。后来我叫他们到这里来,反正哪里都是挣钱吃饭,这里还自由些,你想这年头,王先生做那么大生意,没有几个人帮着,能行吗?。

  老何说:胡管家,你讲了半天,考虑的是钱,我则想的是命。我若答应了你,就要以命相搏,保证万无一失,人在货在,人不在、也要把货叫别人送回来。你那些货,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责任太重,我还得回去好好考虑一下。胡管家说:何先生,江湖上最讲一个义字,我们既是同乡、又是朋友,今天王先生有点难处,求到老哥名下,难道你就见死不救?老何说:你那二十挑担子,是一长串呢,招人显眼,跟水浒里的生辰纲差不子多,那么贵重,如果走漏风声,…我越想越觉得风险太大。老胡说:走漏消息倒不会,人家只知你去贩桐油,并不知你带货的事儿,货主不会说,我们守口如瓶,不会走漏消息。跟着去的两个伙计,既是同乡,还是远亲,人很老实,不会有什么问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