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生从屋里,找出绳子、钩子。他把钩子牢牢的系在绳子上,把绳子搭在树叉上,他用钩子钩住猪头,他拽着绳子的一头,其他几个人提着猪往上送。只把野猪拉站了起来,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吊不上去了。黄明生看着着急,又使不上劲。老何忙叫老赵去拉绳子,换黄明生过来抬猪。老赵过去接过绳子,黄明生说:一个人怕不行啰老何又叫黄校长过去,帮着拉绳子。黄明生过来,他半蹲着、拦腰抱住了猪,大家齐心协力,好不容易才把猪拉到位。黄明生把绳子拴到树干上,这才算大功告成。
大家坐下来休息,个个气喘吁吁,黄明生看到大家都喘着粗气,就问:这猪有多重啊?话语中含有讥笑,黄校长说:看来有四百斤哟老何说:你刚才可没有说那么多,一下子就增加了一百斤,超得太多了,也就是三百到三百五。老赵发表意见,他说:我看三百五黄明生说:我家有大秤,切了以后,称一称就清楚了,我估计啊,三百五。黄校长说:越重越好,大家都多吃点。那我们走了。
老赵骑着马,老何把他们送到陈家沟,他交待了,要卖碗筷,水缸,蒸饭的蒸子。
老何回到山上。他要看看,黄明生是怎么收拾的。又回到了黄明生家。猪下面安了一口大锅,大锅掺满了水,已经开锅。黄明生站在凳子上,一瓢一瓢地用开水浇烫,烫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刮毛,立刻黑猪变成了白猪。老何问:你是挂着开膛呢,还是放下来开堂?黄明生说:刮干净了,就挂着开膛,把锅里的水舀了,就用这锅接那下水。老何弄明白了杀猪的程序,就急忙回观音阁。师父午后不食,该做晚饭了,如果没有见到他的人影,师父又要着急了。
烧石灰的师傅来了,石匠师傅来了,烧砖的师傅也来了。还有十多个小工,这都是黄校长请来帮忙的。按农村的习俗,哪家要是盖房,没事儿的人都要去帮忙。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烧了两窑石灰,砖坯也脱够了,石匠师傅,把屋基也整好了,茅草已用竹片夹好,准备工作已经就序,就等过了年以后,把房子立起来。
过了年,陈家沟的木匠陈师傅,领了几个人,就来做木架子。完全按预想的那样,按步就班地做,在清明前的半个月,就把房立起来了,一圈的砖墙,山墙砌到了屋顶,房子中间还是用的木架子,上梁那天没有放鞭炮,老何想,不必轰轰烈烈,还是无声无息的好。
送走了师傅们,他看着修好的房子,心里一阵的难过,一阵悲凉,他叹了口气,现在要在这深山老林安家落户了。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个大玩笑,把他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遭遗弃的人,他心里愤愤不平,他掏出烟卷儿,狠狠的抽了起来。这让他想起了鲁滨逊,但鲁滨逊最后还是离开了荒岛,回到了文明社会,老何想,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一种奢望。
城里的那块儿鬼地,王先生叫胡管家去问,地主开价五十,胡管家听了,也不还价,扭头就走,这是生意人的一贯伎俩。这地是没人要的,见王先生家不要,卖家也急了,后来央人来说,二十不能少,这就成交了。
过了清明开工,只用一个月,房子就修好了,所有的材料都是买的,为了防火,做的砖房,很严实,地面砍的是三合土,为了防火,厨房立在后门外,风水先生也说,火神在外,家里安泰。
老赵住进去后,就开始张罗做生意。做什么生意呢,他和老何商量后,确定做杂货生意。先从小生意做起,卖点瓜子花生,香烟洋火,针头线脑。
生活安定了,老赵的腿也好多了,走路不用拐杖,也不瘸,只是走路不能走太远,站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了。自从山上的房子修好以后,老何就很少下来,抓紧时间开荒种地,老赵惦记着他,就把店铺交给陈大姐看着,就到山上去看老何,他知道老何心里很苦,见个面儿也算是对他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