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穿越电影位面> 第一章 踏春诗会(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章 踏春诗会(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现在的实力已经足够了,只要小心谨慎些,应该能够平安渡过。”

  杨铭把系统面板关闭,见路上许多年轻男女三五结伴,脚步匆匆地向城外行去,不由心生好奇,当下便拉住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道:“请问兄台,你们这是要去做什么?”

  “你不知道?”

  书生一副看外星人的表情,道:“今天是上巳节,武皇后在城外春风亭举办游春诗会,但凡有点学识的人都过去了,若能作出一首好诗,得到武后赏识,那真是鱼跃龙门,从此青云直上,光宗耀祖。”

  杨铭拱手道:“多谢兄台相告。”

  书生没再客套,草草地拱了下手,便向城外赶去。

  “武则天的诗会?这倒要去看看。”

  杨铭念头一动,也跟着他们往城外而去。

  春风亭在神都城东郊十里外的一处小山坡上,约莫一柱香的功夫,他便到了春风亭。

  当然,他是不可能登上春风亭,而是站在春风亭的几十米之外。

  春风亭已经被武则天包下,旁人是不可能进去的。

  亭子中,她和唐高宗两人坐在龙凤椅上,除此之外便是左右侍婢、太监和朝中的几位饱学儒士。

  亭子外是左、右金吾卫和尉迟真金带领的大理寺一众侍卫。

  靠近春风亭的山坡上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卫,防守十分严密。

  在这些侍卫的面前,摆着供桌,桌上有文房四宝。

  而从城里赶来的才子才女们则三三五五地跟小伙伴聚在一起,互相吹捧,闲聊扯淡。

  杨铭一眼扫去,这里怕是有七八百人。

  放在这个年代,这已经是个很可观的数字,古代人想上学,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一个学堂也就二三十个人,一个书院,也不过百来号人。

  “武皇后有旨,第一题,以春为题,咏我大唐风光之美。”一个尖鸭嗓子的太监站到亭子外,高声说道,声音远远传开。

  这些做太监的也不容易,必须嗓子高底气足说话够响亮,这年代可没有喇叭。放到现代,没有当男高音的资质,还干不了这行。

  以春为题写应景的诗并没有多难,这些书生秀才们准备的也都是这类诗。

  “我先来。”

  一名高瘦的书生大步而出,走到供桌前奋笔疾书,很快一首诗便被他书写出来。

  “春至由来发,花鸟自参差。风行未备礼,水云去仍湿。”随着他落笔,有人在旁朗诵出来。

  有人微微点头,称道:“不错。”

  有人十分捧场,叫道:“好诗,好诗。”

  “我也来。”

  又有人走上前来,奋笔书道:“为想三春狭斜路,千里温风飘绛羽。悠悠楚水流如马,寂寂江色摇落处。”

  “还有我。”

  这人刚刚写罢,立刻就有人接着上前来,写道:“春来二月北国寒,唯有楼台松塔绿。心苦难言勿忘怀,尔身倩影印心田。”

  “好诗。”

  每一首诗写罢,都有人叫好捧场。

  春风亭中,唐高宗李治含笑道:“皇后,看来这咱们洛阳的才子不少啊,有望现百花竞放之盛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