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以后,赫羽的小学堂本是打算继续开学授课的,纵然不是以前的太平世道,可她总还是希望村里的孩子们能多识些字才好。想到现下百姓日子更加困顿,右江又刚经历了一场大劫,她便将那每户的几斗米都免了,岂料福海将这话一一带到了那些有孩子的家中,村民们却也只是摇摇头,而至第二日,全村却是没有一个孩子来进学的。
右江的村民多是靠田地过活的,如今家中劳力欠缺的紧,一些尚且几岁的孩子已经要帮着家中做些活计了,那些大点的更是要随着长亲下地去的,尤其是这春种时节,每日里尽是做不完的活,哪还有功夫来听她讲学呢,肚子都快吃不饱了,多识那几个字又有何用。没了孩子来听学,南宫昭的课业却没落下,赫羽虽说是当他做庶民子弟看待的,可终究还是盼着他能断诗书、明事理,每日里总是要教他学上两个时辰才能放他出去玩。
那日不欢而散之后,赫羽便也不再去催韩刍夫快些回营了,她知晓,他不愿做的事,自己强求是不成的,以往这样,今后还得这样。韩刍夫固然心意已定,如何舍得再离开她,他晓得南宫昭每日早些时候要读书的,便挑着晌午时候待他午睡醒了再来,若正撞见他母子二人在一处,便就大着胆子开口搭话,她当着孩儿的面,总不会对他冷面相待,偶尔还会与他说上几句,却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字句,不咸不淡的语气。
这日日头甚好,南宫昭都将冬衫褪了下来,穿着往年的小夹袄趴在院内的木几上写着毛笔字。芳琴姑姑见韩刍夫来了,心思一动,便叫上福海一道赶集去了,说是要买些菜秧子栽在院外树下,夏日里也能吃到新鲜瓜蔬,福海会意,忙不迭地沏好茶后,便扶着芳琴姑姑一道去了。
小院内一下安静了下来,赫羽觉得自己若再钻进屋内去躲起来太过刻意,便拿起芳琴姑姑绣了一半的花绷子左一针右一针绣了起来,她绣工极差,可不敢瞎胡来,只是无事找事罢了,边慢慢绣着,边看着南宫昭写字,不时出言纠正几句他的笔法。韩刍夫也在一旁看着,他是觉得,即便这么看着他们母子二人,就万分知足了。
南宫昭今日写的是三字经,写到“养不教,父之过”这句时,小脑袋里想了想,便又求着母亲教他写爹爹的名字了。赫羽心内一惊,只得佯装淡定敷衍他几句,见他难缠得紧,便放下手里的绣件,抱着他换下的冬衫出去了,说是要去水边洗衣裳去。
韩刍夫在一旁看着女子面色,既心酸又愧疚,见她当真抱着衣裳出去了,又怎放心,待南宫昭写满了二十个字,便就带着他寻母亲去了。过了石桥,当真瞧见河边上一道人影在浆洗衣裳,春水初融,尚且寒得彻骨呢,韩刍夫心里疼得厉害,以往他虽口口声声唤她作陛下,倒是从未觉得她有多么金贵,有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可真看到眼前这一幕,才觉得什么是金枝玉叶的人。
韩刍夫大步走上前去,瞧见她一双手被冻得通红,劈手便将她手里的捶衣棒夺来扔到了地上,又将她一双手握在了掌心里,赫羽挣扎了一下,知晓也挣脱不了,抬首看了四周,倒也无人,便就红着一张脸由着他紧紧握着。韩刍夫倒是心无杂念,只想着给她暖暖手,终究是南宫昭还在一旁,一双圆圆的大眼巴巴望着,望得他二人有几分难为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