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这只是一个传说> 第十一章:祸从天降乎?(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一章:祸从天降乎?(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飞卢小说网
  -

  -

  紧赶慢赶,爷俩终于赶在吃早起饭前,回到了村东头的关帝庙跟前。

  关帝庙西边有棵大槐树是村子里最老的树了。

  听老辈人访古,当年,胡大海的手下血洗怀卫彰三府,最惨的就是孛尔齐镇,也就是现在的大槐树村。村子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所有的房屋树木也烧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了村东头关帝庙前的这棵大槐树。

  大槐树很粗,两人都抱不住,就长在官道边,巨大的树冠遮掩了整个关帝庙周围老大一块地。若在往常,村子里练功习武的人累了都会在这里歇息,当然一些闲的没事的看客更是把这里当成了观景瞧稀罕的好地方,就连南来北往的过路的行人走累了,也会坐下来歇歇脚。可眼下,大槐树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二啊,来,坐这,歇歇再走。”二子爹拍拍道边的长条石,心疼地瞅瞅儿子。自打从滴谷寺出来,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儿子挑着水赶路,十几里地他也就是替了儿子不几回。

  “爹,歇不歇吧,俺没事。”二子摸了把脸上的汗,嘿嘿一笑,“刻马[注:1]就到家了,咱……”其实,他也很累。不光是今大早起担着水走了十几里地。自打收麦子开始,他就没闲着。白天上地动弹,回来还要收拾房子,张罗办事,忙的屁股不着地;就连成亲后这两天,他也没闲着,白天赶着牲口犁地,收拾麦茬,晚上也没闲着,也是忙着“犁地”。不过,虽然累,但娶了媳妇,可比打光棍的日子滋润多了。眼瞅着都到家门口了,他只想早些回去。一来,虽然他和媳妇大妞,只是三年前听说大哥出事那天,在嫂子娘家见过一面,可成亲这两天相处下来,尽管媳妇有时好耍点小脾气,他还是比较中意的。二来,今天是回门的日子,他也想早些到家,让媳妇早些洗涮完,早些走,下晌好早些回来。

  “中!就早些回家。”二子爹瞅瞅儿子,苦笑道,“你小子总算知道有个家了。”二子爹长舒口气,“这下中了,有人收拢了,俺也该歇口气喽。”这是他的心里话。这些年,两个儿子,他最操心的还是二子。二子打小就淘,是那种咯闷闷[注:2]的淘,大了些,特别是最近两年,脾气改了不少,人也变了,成了个闷葫芦;不过,还是每天除了上地,见天就是跟一帮人在眼前这关帝庙后面的打谷场上练功习武。眼瞅着儿子见天不着家,他干着急没法子。眼下,儿子成了家,有了收拢,看来,自己是该歇歇了。

  “爹,走吧……”二子走了过来。

  “中,回家。不过……”二子爹话没说完,就听见头顶上一阵老鸹叫。叫声很特别。

  二子爹浑身一激灵。

  其实在村子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槐树随处可见,听见几声黑老鸹叫也不是啥稀罕事。

  青州县一直有这么句老话:有槐树的地方,一定就有黑老鸹。

  当然,这也是有传说的。

  相传:当年胡大海讨饭在孛尔齐镇曾被大户人家羞辱,而且还挨了一箭,多少年后,胡大海为了报一箭之仇,带兵返回孛尔齐镇,结果射中一只黑老鸹,由此阴差阳错酿成了轰动一时的血洗怀卫彰三府惨案,最终导致了洪武年间的大移民,……(此处暂略XXXX字)也从此,留下了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只要有移民的地方,就会有槐树,有槐树的地方就会有黑老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