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了一瞄身旁的周瑜,荀彧忽然道:“你才多大?即便要留人照顾豫章太守,那也不该是你……公谨,你说呢?——上次,你不是说你和子瑜亲如兄弟么?”
目不转睛地,荀彧直视周瑜,只差没说:「公谨,要不你留下来照顾你兄弟的家人罢?」
无视了荀彧的言下之意,周瑜面不改色道:“荀先生说得不错,子瑜宛如公谨的亲兄弟,公谨一定要救回子瑜——请求袁将军赐解药一事,请带上公谨罢!公谨不才,倒也勉强能够击退二流劫匪,一路上也可保护子瑜的亲生弟弟!”
诸葛亮:“……”
荀彧:“……”
诸葛亮被周瑜噎得无语,而荀彧被周瑜惊得无语。
荀彧万万没想到:周瑜不但不会照料豫章太守他们,反而还想横插一脚,也想瞧一瞧他的主公——北主袁绍?
诸葛亮狐疑地打量周瑜,不太明白为甚么周瑜也想前往北方。
不过,假如周瑜和他一起北上的话,好处多多:周瑜跟着,能临时地充当保镖,而荀彧么?……莫要忘记北方世家们似乎不大待见他——若和荀彧一道离开,诸葛亮还得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牵连暗杀!
如让荀彧留在豫章郡,最好不要住在他的叔父家里,那他就能避免不少荀彧带来的危险——虽然这般排斥荀彧先生,的确对荀彧先生很不礼貌,然而……
然而,这却令诸葛亮十分解气!
扬了扬眉,诸葛亮爽快地开口,开口道:“一言为定!”
抬起头来,诸葛亮惊喜地看向周瑜。
周瑜莞尔轻笑。
荀彧看了一看诸葛亮,又望了一望周瑜,好脾气道:“请容彧将大元和二元指派给你们,你们轻装行路即可。”
想了一想,荀彧又补充道:“大元和二元原是冀州人,他们对冀州很熟悉。”
——这样,你们就不必担心不认得路了!
“谢谢荀先生。”诸葛亮和周瑜一前一后地向荀彧行了行礼。
的确,有了大元和二元的带路,想必他们应会少走几条弯路!
遗憾的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就在诸葛亮一行人行驶马车,从扬州的豫章郡赶往冀州的邺城时,他们行至一半,终被所阻——
快到徐州边境时,诸葛亮一行人惊闻兖州牧曹操正要进攻徐州!
此地乃钟离一带,距离徐州境地,仅有一里之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际,便已秋季。
离开故土那会子,还是夏天,怎知几个来回,便换了季节。
青草渐渐地枯萎,树叶也开始凋零,除却独有的植物诸如枫林、竹林或松林,几乎都没多少漂亮的风景。望着越发萧瑟的四周,诸葛亮也越发地沉默,兀自地坐在一角,时不时地出神。马蹄哒哒,离故乡越近,心跳也就越快,一股名为乡愁的思绪莫名地涌入心间,诸葛亮一时愁绪万千。
暗地注视诸葛亮,周瑜沉声地吟道:
“刚辞琅琊国,今乘车归家。
魂随秋风瑟,目尽荒草林。
唯有红枫存,依旧思暖春。
近乡情已怯,何敢复问耶?”
愣了一愣,诸葛亮回过神来,眨了眨眼,转向周瑜,便听周瑜笑道:“莫恼,莫恼,为兄只是有感而发罢了……亮弟不必在意。”
收回视线,诸葛亮可不敢随意地附和——
这一路上,周瑜变着花样和诸葛亮闲聊,诸如「荀先生照顾令叔父他们」、「为兄也想游历一番,好为将来做些准备」、「你且宽心,虽说世道混乱,好在南方相当安定」云云,聊至最后,竟快聊到了天下局势!
“老爹,孙儿累了,可否歇息一下?——你看他累得都快哭了……”
“不行啊!再坚持一阵子罢!咱们马上就能离开徐州啦!”
“哇~哇~”孩童的嘹亮哭声骤然响起。
于是,安抚无知孩童的哄人声、沉湎清苦日子的抱怨声,以及气到勃然大怒的喝斥声,汇成了一股没法忽视的嘈杂之音,飘入了诸葛亮和周瑜的耳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