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周瑜相继一愣,各自一左一右地从车窗里瞧去,便见一群风尘仆仆的人们正往他们这边赶来。
目光一闪,诸葛亮立即知晓了徐州发生何事,但他仍要开口,说道:“这是怎么了?——大元,请将那些人们带来,在下有事想要询问他们。”
大元领命,跳下马车,走上前去,先是缓声地安抚那群人们,后将一名年迈的老人领了过来。
诸葛亮见罢,连忙登下马车,拱手道:“学生见过老伯,请问你们慌里慌张,是谓何事?”
“徐州有难矣。”那名老人定睛一看,看到一位少年,顿时愁眉苦脸,口齿含糊地道,“前天,老朽听人说,有一支来自兖州的步兵,将要进攻徐州!他们拿下了「任城」,正往「下邳」赶去!可惜老朽年迈,恐活不下去,这便遣了儿子、孙子们,提前地逃开……”
诸葛亮面瘫了一张脸:假如他没记错,「任城」应是兖州地界……这名老人说得好像任城归于徐州,以至于曹操率兵占领任城,反显曹军十分无理一般——狐疑地打量这名老人,诸葛亮有些担心这位老人讯息的正确性。
那头,两个一大一小的青年和孩童俱是满头大汗,眼巴巴地瞄向了老人这边,生怕诸葛亮会翻脸——要不是大元和二元好言地提醒,估计那个青年早就冲了过去!
然而,这也令诸葛亮肯定了一件事情:果然……兖州牧曹操终想壮大自身的实力而把主意打到了徐州这块。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徐州人,诸葛亮应不应该劝服曹操,不要攻击徐州?——即使进攻徐州,也不要轻易地造成杀戮,以免徐州元气大伤?
琅琊国所属徐州……好歹徐州是他诸葛亮的第一故乡,难道他就该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肆意地挞伐他的故乡吗?
顿了一顿,诸葛亮轻微地哂笑:他是不是太高估自己了?——如今,他乃是稚子,且不说他能不能见到曹操,即便见到了曹操,他开口一劝,曹操就会听从他的劝说吗?
闭上双眼,诸葛亮飞快地思索,一时拿不定主意——
如果他要游说,就必须拿出足够的理由和策略,说服曹操用另一种方法拿下徐州……用温和的方式!
想到这里,诸葛亮已有决定。
“你想怎么选择?”这时,周瑜走来,“看来,咱们遇上麻烦了?——如若不想卷入麻烦,就必须绕远路了呢?”
诸葛亮怔了一怔,呆呆地看向周瑜。
周瑜意有所指。
“你想绕远吗?”顿了一顿,诸葛亮平静地问。
周瑜肃然道:“这话为兄本不该说,但你既然问了,为兄便说了……这要取决于你!”
听罢,诸葛亮睁大了双眼。
“为兄无所谓绕不绕远,关键在于你——你愿不愿绕远?”周瑜开门见山地追问,“若是不想绕远,你是否拥有不绕远的「能力」?”
诸葛亮:“……”
诸葛亮该怎么回答?——夸张地说,只要他愿意,甚至都能灵机一动,立马生出个主意,完美地解决问题!
稍微地侧过脸去,诸葛亮避过周瑜的视线。
总觉得……周瑜好像比他本身还了解他自个儿——真是越来越能看透他了!
抿了抿嘴,诸葛亮暂时地保持沉默。
另一头,老人的儿子和孙子终是担心自家的亲人,忙不迭地跑来,围着老人叽叽喳喳个不停——儿子道:“老爹,话说完了没?快点赶路罢!别忘了这里仍是徐州!……”孙子则道:“爷爷,咱们要去哪儿呀?咱们何时回家呀?”
那名老人无视儿子的催促,轻抚孙子,黯然道:“再也回不了家啦!……在外面也没事,爷爷会一直陪你。”
孙子不太理解爷爷的回答,一个劲儿地拽着爷爷,想拉他回家。
他的爷爷却不得不抱住孙子,不让他乱跑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