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老人奇怪地瞥了一瞥眼前的少年,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淡淡地点了点头,敷衍地应道:“若有机会,老朽自愿回家……你们没甚么要问的罢?老朽先行离开啦?”
那名老人说罢,将孙子递给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抱着。
挥了挥手,那名老人带着他的儿子和孙子,继续地赶路。
深呼一口气,诸葛亮定定地望向周瑜,出声道:“你也看到了罢?……要不咱们就去会一会曹将军?”
言语之间,诸葛亮透出无限自负——
言下之意,他改变主意了:他不想绕远!
——既然他有实力说服曹操,为何不去说服呢?
莫非他真要对自己的家乡置之不理?
周瑜眼里划出一丝欣赏,欣然道:“为兄定会保你不受伤害。”
言罢,诸葛亮一行人决心一往直前,去找曹军。
秋季,秋季,本是秋收的季节,黄澄澄的稻田一望无际,却因曹军即将攻来的消息而吓得没人愿意去收割。
一路快马加鞭的诸葛亮一行人亲眼地瞧见徐州平民们接二连三地迁家窜逃……也是奇了怪了:早先曹军攻打徐州一事,应该归于机密罢?——为何那时曹军没到,徐州平民们反而自乱阵脚?
……又经过一群持画像寻人的壮汉们,诸葛亮一行人终是弃了马车,准备徒步地行走——听说再走两里,便是曹军的大营!
曹军,几乎快要兵临城下彭城。
尽管曹军还没攻城,可却时不时地派出巡逻小队,对彭城外围进行清剿。
神情一闪,诸葛亮和周瑜已有决策:虽说曹军的巡逻小队经常光顾彭城一带,给彭城平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但对诸葛亮他们来说,却是难得的好机会——
想见曹操,就必须引起曹军的注意:原本,诸葛亮的想法是让周瑜在路边弹琴,以便引来曹操的关注——
遗憾的是,周瑜绷着一张脸,谦虚地说他音律不如诸葛亮,建议让诸葛亮来弹!
诸葛亮自是更加地谦虚。
于是,两个年纪略微相仿的少年相互地谦让,以至于让另一种更为轻松的方案登场——
徐州,彭城国,彭城郊外。
“你骂啊!你骂啊!你倒是再骂啊!”有个长相猥琐的曹兵手持长刀,和他的同伴们团团地围住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明显殷实非凡:一家老少皆都锦衣玉袍,面色红润,富态可人。
与一般平民们有所不同:这户人家逃跑之际,竟然雇佣了十名游侠,甚至招摇地拉着好几辆板车。
每辆车上都放了一只大大的木箱。
其中,有只木箱没被关严,露出一丝细缝——明眼人都能看见那缝细里透露满满的金银玉饰!
十分大方地表明:这户人家真的非常有钱!
偏偏那户人家的主人脑子不好使,一见曹兵跑来,不但没有快速地逃跑,反而大声地命令他的十名游侠们,要求他们击败那支曹兵们——
那支曹兵们人数略多,刚好二十人,正是游侠们的两倍人数!
那群游侠们倒是个个不怕死,奋力地与那支曹兵们厮杀,奈何寡不敌众,血色飞溅,渐渐地败退。
而那户主人非但没有趁乱地逃走,反倒大胆地咒骂那支曹兵们。
反观他的家人们,或是嚎啕大哭,或是大喊救命,或是拽着那户主人,求他莫要再去挑衅。
奈何那户主人似是受了刺激,或者存着「反正都是死,不如骂个痛快」的想法,当真对那支曹兵们破口大骂,骂得一名曹兵怒红了双眼,直接挥刀地砍向那户主人——
关键时刻,一把古琴天外飞来,不偏不侪地,刚好砸中了那名曹兵。
“谁?——是谁?!”那名曹兵一愣,气得差点跳起。
便听一个年轻的声音哆嗦不已,痛心道:“亮弟,你……你……你怎么能把为兄的宝琴给扔了?”
“抱歉,抱歉。”另一位更年轻的男声用一种很没诚意的口吻道歉说,“一时心急,误把宝琴当宝剑了……别生气,别生气,大不了回头再送你一把更好的?——周家兄长,别发愣了,还不快去击退他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