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品军师> 017、北上(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17、北上(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再次地,袁绍开怀笑起,忙不迭地道:“那可更好了……不瞒小先生,绍自酿一种美酒,名曰「葡萄酒」,酒性虽不烈,却回味无穷!绍正担心你们没法饮酒,以至于要错过此等美酒呢?”

  周瑜听罢,抬起头来,好奇道:“葡萄酒?——顾名思义,是用葡萄酿成的酒么?”

  “小先生……”惊喜地打量周瑜,便见周瑜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气,更兼文武双全之感,全然不像单纯的文臣!袁绍顿了一顿,立即改了口去,“……小将军也知葡萄酒?”

  转了转眼珠子,周瑜道:“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此酒产自于中原地区,为少数士族们享用,在下也只听过,却不曾尝过——如今有机会能尝上一尝,在下也期待万分。”

  袁绍:“……”

  或许是诸葛亮的错觉罢,诸葛亮总觉得袁绍的笑容隐约地僵了一僵。

  沉默片刻,袁绍摇了摇头,感慨道:“是啊,是啊!如今大汉乱矣,许多珍贵的秘方、书籍早已失散——「葡萄酒」虽说早已酿制过,奈何如今却没几人学会和传承……绍也是机缘一次巧合,得了方子,这才侥幸地制了出来。”

  话音刚落,便见袁绍身后的一群文士们欣慰地抚了抚须,似对袁绍的这种举动大为赞赏。

  笑了一笑,周瑜亦恭维道:“袁公睿智,不愧是当今北主。”

  袁绍谦虚地点了点头,又道:“你是周瑜?——表字公瑾,对罢?……绍收到大元的书信,料到诸葛小先生会来,却没料到小将军也会过来!你是江东人士罢?怎地前来北方?绍实在好奇。”

  “好说好说。”周瑜不紧不慢地说,“公瑾虽在南方,却立志想游历各方!公瑾游历豫章时,恰巧遇上了亮弟前来投奔他的叔父,这才与亮弟结识,后来……”

  吧啦吧啦,周瑜将他遇到诸葛亮的经过,缓缓地告诉了袁绍。

  听得袁绍表情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诸葛亮连忙地低下头去,默不作声。

  讶然良久,袁绍才道:“……如此说来,文若留在豫章,是为了照顾诸葛小先生家里的叔父他们啊?”

  袁绍绝口不追究是谁害得诸葛亮的亲人们中了毒去。

  诸葛亮见机插缝,亦不表明他要追查甚么凶手,只哧吭哧吭地道:“荀先生曾说,袁公这里有解药……所以小子才不远千里,特意地求药。”

  袁绍:“……”

  沉默半晌,袁绍问道:“你们……你们不是来……?”

  微微地瞪大双眼,袁绍迟疑不定地看着诸葛亮,表情疑为失望。

  诸葛亮绷着一张脸,心道:嗯?——袁公的反应……为何失望?

  莫非……他以为是贤才来访?

  咳了一声,一名青年文士迈前一步,出声道:“小先生不远千里来求药,此举实是令人动容!奈何事有缓急,小先生突然求药,主公一时没有现成的……不如稍作几天歇息,等主公制好了药,再来全成小先生的孝心。”

  微微尴尬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诸葛亮眨了眨眼,暗地观察那名青年文士:模样倒是普普通通,穿着也相当随便,但若仔细地瞧去,必会发现那名青年文士的儒服袖角绣有金丝,宛如他本人一般,含蓄低调却不失内涵。

  袁绍轻拍脑袋,亦作一副懊恼的模样,叹道:“沮先生说得对……相关的药材虽说齐全,制药却至少需要五天!不管如何,就请小先生和小将军留府五日罢!五日后,解药必当奉上——”

  那名青年文士想了一想,亦道:“小先生和小将军若觉烦闷,不如参加主公的宴会——不瞒你们说,这几天人来人往,大大小小的宴会也不少!小先生和小将军若感兴趣,可来一观,想必从中能学到不少。”

  诸葛亮和周瑜相继地拱手,满脸好奇:宴会?人来人往?——看来宴会当中,应有许多文人雅士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