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一闪,周瑜向袁绍询问有关宴会的情况,袁绍也忙不迭地告诉周瑜相关宴会的趣事——
干脆地,他们一边聊着,一边走着。
见他们迈步了,众人也默契地跟随。
原本,应是袁绍重点招待诸葛亮,哪知周瑜后来居上——瞄了一瞄周瑜和袁绍的背影,诸葛亮挑了挑眉,又垂下眼帘:很好,很好,有周家兄长在前顶着,他可以缓上一口气了……呸呸呸~谁是他的周家兄长?!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城里。
诸葛亮快速地环顾四周:许因袁绍亲来,周围冷清非常,都没寻常百姓们行走——距离邺府还有好一段路程罢?……莫非,他们应要徒步地走过去么?
只才想到这里,诸葛亮便瞧见不远处恰有几十辆马车——
果不其然,待到袁绍领着周瑜来到马车前,袁绍把手一摊,指向其中一辆马车,对周瑜和诸葛亮说:“你们先乘车,待到邺府,绍再来好好地招待你们。”
周瑜和诸葛亮拱了拱手,以示感激。随后,周瑜和诸葛亮相继地登上马车,等待马夫行驶。
车内,周瑜和诸葛亮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有一肚子疑惑,此时却问不出口来。
周瑜也有一肚子感慨,此时却说不出声来。
稍后,应该是袁绍和他的所有文士武将们都登上了车后,诸葛亮和周瑜这才发觉他们的马车终于动了。
马车排成一字型,稳稳当当地驶向远方。
又过半晌,诸葛亮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
当诸葛亮和周瑜登下马车夫,便见一座气势恢弘的府邸坐落眼前,府邸门口站有十名仆役,一见他们,皆是鞠躬行礼,大声地唤道:
“老爷回府了!老爷回府了!……”
言罢,那座府邸的狮子铁门轰然打开,几十名婢女们鱼贯而入地走来,熟门熟路地接应自己的贵客——诸葛亮和周瑜受宠若惊地瞧见,四名如花似玉的婢女们走到自个儿面前,行了行礼,似要领他们进府!
诸葛亮和周瑜不约而同地脸红了。
又一文士见罢,笑道:“小先生,小将军,可还适应否?”
诸葛亮和周瑜红着脸,刚想出声,便听前面远处一阵嘈杂。
愣了一愣,诸葛亮和周瑜寻声望去,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冲出府门,大叫道:“爹爹!爹爹!……”
奔跑的方向却不是袁绍那边——
却见袁绍眉头一皱,喝道:“来人!快拦住她!”
——嗯?那个小小的身影竟然不是袁绍的女儿么?
诸葛亮愣了一愣,定睛一看,便见那个小小的身影是一名女孩,黄头发,黑皮肤,穿着一件格格不入的丝绸红衣,怎么看怎么丑……莫名地,诸葛亮忽觉眼前的女孩有一种熟悉感。
哪知,诸葛亮刚在揣摩那名女孩的来历,那名女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突然把视线调转到他这一头——把手一指,指向诸葛亮,那名女孩大叫一声,说道:“小哥哥,救救月英!”
月英?
迎面拂过一阵轻风,诸葛亮眼睁睁地注视眼前的女孩一头撞进他的怀里。
抿了抿嘴,诸葛亮只觉自个儿胸口都被稍稍地撞疼了。
双手微微地抬起,又快速地放下,诸葛亮在四面八方的视线下,绷起一张小脸,一动也不动。
“呜哇~小哥哥,救救月英!月英想爹爹!月英想回家!!”那名女孩死死地拽住诸葛亮,死不撒手。
诸葛亮:“……”
周瑜挑了挑眉,玩味地注视诸葛亮和那名女孩。
原本从府内冲进来的两名仆役们,一见那名女孩赖着老爷的贵客,皆都停下了脚步,迟疑不定地瞟向袁绍。
袁绍睁大双眼,惊奇地打量那名女孩和诸葛亮。
半晌,袁绍才道:“小先生莫要见怪。她是……绍的远房亲戚,刚来邺府,还陌生得紧,整天吵着要回老家——”有没有读者在追文啊?——留个脚印呗?让我瞧一瞧你们是不是追文,这样我会有动力的!!本章写了一首打油诗……噗,我尽力了~~应该不难理解吧?另外——两个重量级人物登场,猜猜他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