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小先生特意地前来相劝,否则曹某现今岂不是犯了大错?”板起脸来,曹操礼貌而不失生疏,“小先生受惊否?——军中简陋,曹某先替小先生暂安一处,还请小先生歇息去罢!辙军这事过于重大,曹某还得细想一番,回头再给你答复,可好?”
“多谢将军。”诸葛亮感激不已,“多谢将军,敢不从命。”
之后,曹操叫来两名亲兵,安排诸葛亮和周瑜前去一座军帐歇息。
诸葛亮和周瑜一前一后,相继地退下。
接着,诸葛亮和周瑜在一座军帐里与大元、二元重逢。
四个人暂时地安顿帐内,静候佳音。
第一天,诸葛亮一行人不敢四处地打探,乖乖地留在帐中。
第二天,待到一名送饭的曹兵前来,大元提出想要出帐瞧上一瞧,顿被那名曹兵给拒绝——诸葛亮一行人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被变相地困住了!
第三天,又到那名送饭的曹兵前来,大元借机道歉,二元则顺势地探了一探那名曹兵的口风——那名曹兵明里和大元、二元称兄道弟,暗地则警惕他们,生怕他们会带人逃跑!
第四天,大元和二元略显焦躁,而诸葛亮和周瑜却气定神闲——甚至,周瑜还会温声地安抚大元和二元!
第五天,诸葛亮和周瑜本本分分地,安静地吃吃喝喝睡睡,而大元和二元,则悄悄地偷溜了出去。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
等到第九天,曹军终于有所变动——
耳听那名送饭的曹兵说,他们即将辙离了!
辙离了。
曹兵辙离了。
……曹操不屠徐州了!
曹操……
曹操他竟然不屠徐州了。
曹操他竟然真的不屠徐州了!
这天,从帐内的缝隙亲眼地见到曹兵们收拾行装的忙碌情景,诸葛亮怔了半晌,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最后化成一抹复杂的表情,一言不发——
随后,他找来笔墨与布帛,龙飞凤舞地写上几行大字。
周瑜亦沉默,不知在想些甚么。
见罢,大元和二元交换了彼此的目光,轻轻地点了点头。
大元上前,不失时机地道:“小先生,可否启程了呢?”
“嗯?”诸葛亮回过神来,眨了眨眼。
大元道:“小先生,他们都不进攻徐州了,咱们也该北上了罢?”
诸葛亮迟疑了片刻,问道:“咱们能离开?”
大元自负道:“只要小先生愿意,何愁不能离开?”
诸葛亮一愣,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看大元。
大元脸色微红,却坚持道:“小先生,是否该离开了?”
诸葛亮起身,嗯了一声,回道:“只要你们能带小子离开,小子便去北上。”
大元大喜,应道:“没问题,没问题。”
说罢,大元从帐内一角取出两套曹兵服饰,递给诸葛亮和周瑜,并示意他们穿上。
然后,大元和二元也拿出相应的曹兵服,麻利地穿好。
诸葛亮:“……”
周瑜:“……”
盯着大元和二元毫不生疏的动作,诸葛亮不由地抽了抽嘴:看来他们应该经常做这种事啊?
一如大元所想,当他们伪装成曹兵之后,没人及时地留意他们的动向。
就这样,在曹兵们忙不迭地整军辙退时,诸葛亮一行人轻装上阵地离开曹营,直奔北方。
而曹操得知诸葛亮一行人离开时,已是隔天以后了。
当曹操听到一名曹兵满脸羞愧说诸葛小先生不在营中,顿时一愣,没来由地生出一股失落和愤怒。
好个诸葛小儿,竟敢……竟敢……
重重地吸气,曹操也说不上来他到底在气甚么。
兖州,任城郊外。
曹营主帐,一片安静。
望着曹操后知觉的愤怒模样,一名曹军将领拱了拱手,劝道:“主公,那人不过一小儿也,何必放在心上?——您若应许,仁现在便带兵将徐州拿下!”
言罢,那名曹将转过身去,作势要离开。
“子孝,且慢。”曹操连忙地叫住那名曹将,“取徐一事,自当徐徐图之——这都到了任城,你还想去哪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