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芙蓉露> (五)金钗(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五)金钗(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烈阳当空。

  昆仑山下朔明镇,一位持剑小少年正手持着几页泛黄的笺徐行而读。他自横断山而来,至今已有三日徘徊,却未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倒是这几张意外获得纸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拼拼凑凑,是这样几句经文: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

  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

  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

  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

  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非为道经,非为佛经,不知是出自何处。

  正自轻读间,突然砰一声!撞到了一个人身上,后退半步间小少年抬头一看,却是一个佝偻老妇人,正自踉跄,立刻就要倒在地上。

  小少年出手极快,只一瞬便立在老妇人身边,轻轻扶住了老妇人。

  “小少爷,您要入教吗?”老妇人只盯着他手上的纸笺。

  “入教?”就在小少年一头雾水时,旁边茶寮处冲出来一个少年,扶着老人喋喋道:“哎呀奶奶,您怎么又出来拉人信教了!”

  “这不是小少爷拿着我们的光明经嘛,我就问问,就问问。”老人家有些口齿不清的,倒是让少年不好意思得很,他拉着老人,直对小少年道歉,“对不住小少爷,我奶奶年事高了,晚年信了摩尼教,见你拿着她平日里看得经文笺,这才打扰了您,请不要介意。如有得罪之处,小人开了一处茶寮,几杯茶水向您致歉。”

  小少年眨眨眼,明教?

  茶寮中,一杯凉茶摆在桌上,桌边的小少年轻轻端起,递给说了好一会儿话的老奶奶,老奶奶乐呵呵接过,喝了一口,一边忙碌的卖茶少年看了看这边一大一小,忍不住直笑。

  可不,这俩可太认真了!老人家一直一直说自己信的教多么好,多么善,小的就静静听也不打岔,时不时递水给老人家,捶个背什么的,老人家舒服啦,就将自己一本珍藏了许久的经义给了他,被自己孙子搀去休息还和孙子夸小少爷多么乖巧,似乎觉得自己这次传教非常的成功,卖茶的少年哭笑不得,好容易哄睡了老人,出来就见小少年桌上放着茶水钱,和一本底页向上的经义,经义上放着一块碎银,仿佛是付给他们的书钱。

  这小少爷小小年纪就独自出门历练,一定不是普通人。少年内心感叹。

  “他”当然不是普通人,她正是离家一月,独自寻访的纪家幼女,纪晓芙。

  师门横断山中一败,损伤惨重,传到纪家,纪家立刻派人前往峨眉,予以援助。这是她十二年多人生来,第一次明确感受到江湖争斗发生在自己身边,魔教与峨眉,已经是数年的争斗不休了,每年,师父师姐超过一半的时间皆是在山下,不断地与魔教厮杀中,有的回来,有的没能回去。横断一役,峨眉损伤过半,震惊江湖,不止纪家,多方亦有帮助。

  纪家的小小姐,本该回归峨眉的路上,折向西行,独自到了横断山中,战局已然散去,空气中血腥味却依然留存,四处树木可见血迹,昭显着这里经历了怎样一场乱战。

  魔教,血腥,伤亡。小少女俯身拾取地上途中半截成珏同门玉佩,贴入胸口处收藏。

  横断山前诸多小村镇,大多信奉着摩尼教,非道非佛,皈依出家人称摩尼,其经文常见光明,圣土,明尊字样,小少女惊讶之间,追溯其源,一月半后,到了昆仑山下。

  昆仑上又称昆仑虚,绵延十万,自古有万祖之山之称。

  朔明镇靠昆仑,往来商旅亦众,多以樵猎、经营交易维生,那小小的茶寮,便是一家人代代相传生存之道。

  摩尼教多靠人口耳相传,她途径多地,仅能得到残笺,老人家给她一观的书,是她接触到的第一本完整版经义,较为详细的记载了摩尼教的源起与世界观。

  摩尼教自波斯来。

  教义宣扬光与暗,善与恶,永远是敌对与竞争;黑暗是因为缺乏光明,明王可以救赎世人,虔诚信徒,诸恶除净,可见庄严净土。

  这似乎是一个无异于道佛的宗教。

  摩尼教与魔教究竟有无瓜葛?不得而知。

  完整版经义最后一页,则记载有教众集会宣经之地,在离去之前,她决定前往一观。

  五日后,朔明镇光明寺,摩尼教集会。

  接连两日,皆是教义宣扬,小少女细细听来,并无不妥处,教众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各自收拾东西离去;因朔明镇往来商人之多,经常有陌生人加入集会,来来去去,也没有人发现这个孩子独自而来,皆以为是哪家有钱商旅大人信了教带了自家孩子来接受熏陶,并未多加关注于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