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路过一家不起眼的茶楼,茶楼上有几扇窗开着,其中一扇蒙了细细透光的纱挡尘。
靠纱窗的位置坐着两红衣蓝衣少年,均是一身贵气,紧闭的门外候着的护卫腰间持刀,也看得出身份不俗。
红衣少年收回看窗外的目光,跟蓝衣少年指了个一处,“这是平阳侯府的马车,想来是裴家大姑娘去俞家了。”
“表弟连人家去哪都知道?”蓝衣少年笑着问。
红衣少年得意非常,“表哥不知,其实我也到了该定亲的年纪了。家里母亲念着,我总得把京城有多少好姑娘给摸透才好娶媳妇不是?这京城哪家没亲事的闺秀我不知道呀?不知道的,那是不用看了。”
因为身份不匹配,看了也白看,不如不看。
也不过十三岁小子,竟也在想娶媳妇的事了,蓝衣少年听得有趣,“那可有看中的?”
红衣少年点头,“有好几个。这俞家姑娘也在其中,可惜她外家刚献财,就不大行了。”
蓝衣少年,也就卫王世子没明白这里头的逻辑,“俞家献财,身份从商贾变成了官宦人家,按道理这位裴姑娘身份该是更好了才是,怎会变得不合适了?”
莫不是这京城嫁娶的规矩又变了,如今商户出身的还要吃香一些?总不能跟他一样,在里头有些别的考量?
“没钱了啊。”红衣少年一脸表哥你怎么这么纯良的表情。
看表哥还没明白,红衣少年只得小声道:“我是家中幼子,日后分家业又分不到多少,要娶个媳妇得又有身份又有银子才行吧?之前俞家还在的时候就挺好,平阳侯府的姑娘身份不差,毕竟我也不是我大哥有世子位在身。等以后跟俞家一道做点生意,这日子可不就跟现在一样了?”
好嘛,俞家一献财,红衣少年自认断了日后银子的来路,就对平阳侯府的姑娘没想法了,感慨道:“可见我与她是无缘!”
这话听得卫王世子笑出声来,“你还小,想这些还早了些。”不想京城里十二三的孩子竟也有这样的心思,实在跟西宁大不同。
红衣少年也就卫王世子外祖家的表弟,排行四,乃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一贯有些娇惯。
这娇惯到如此地步,还是让卫王世子没能想到,“你十三,她都十六了,倒也不那么匹配。”
“女大三,抱金砖嘛。”红衣少年一点不嫌弃媳妇比自己年纪大,“不过表哥你可千万别挑她。我听说她在宫里跟西南黄家那丫头都能打擂台了!整天舞枪弄棒的,一看就不好对付!”
他是要当一辈子快活人的,妻子有银子是好事,但会打架就不是好事儿了,还顺便担心了一下自家表哥未来的日子。谁娶个母老虎回家,那也忒惨了些。
卫王世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回话,只得换了个话题,“俞家这官司还没结?我在江南就听说人已经送到京城。还以为等我到京城,这些人已经送去西宁了。”
“早结了。这是不想被流放吧?听我大哥说他们家里人还在刑部走动。这走动有什么用,俞家拿了一百万银子出来,为了这一百万银子朝廷也不可能饶了他们。你说这些人想什么呢?好好的生意不做,怎么想去吃俞家了?人家俞家在江南几代经营,是他们能吃得下的?这回可好,命都快没了!”主要是他看上的媳妇不合适了,红衣少年很是郁闷。当然现在得知竟是个会武的,又觉得侥幸没成倒也算一桩好事。
裴金玲在俞府也在听俞家姨妈说案子的事,“都是孝子贤孙,可惜没把力用在对的地方。他们几家要再这么下去,可就真没银子养家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