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一十六章 抢了霍金饭碗(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百一十六章 抢了霍金饭碗(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然而令杨振宁有些意外的是,过了片刻,徐云的声音却幽幽从对面传了过来:

  “杨先生,不瞒您说,这个证据我还真拿得出来。”

  杨振宁顿时一怔,下意识道:

  “什么证据?”

  徐云又沉默一会儿:

  “比如说黑洞这个系统之内有熵存在。”

  熵?

  由于这年头电话信号不太好的缘故,杨振宁听到这个词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意识到徐云所指的是什么。

  但紧接着。

  哗啦——

  杨振宁整个便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震惊的声音之大连外头的陆光达都有所感知:

  “你说什么?黑洞有熵??!!”

  徐云笃定的点了点头,接着又给自己话增加了几份重量:

  “准确来说,黑洞熵正比于黑洞的表面积。”

  十多秒钟后。

  从震惊中回过神的杨振宁想要平复一下情绪,却发现自己的脸颊都在微微颤抖:

  “.”

  实话实说。

  如果不是徐云此前展露出了很强的物理学功底,加之还有兔子官方为这通电话背书,这时候杨振宁估摸着都快掀桌了。

  黑洞有熵?

  这怎么可能?

  熵。

  这是一个热力学的概念,但在历史的发展中,各种因素造就了它非常丰富的内涵,进入了很多学科的视野。

  这个概念从定义上解释起来非常复杂,涉及到了香农、克劳修斯、玻尔兹曼等等,还包括了热力熵、信息熵、化学熵等等

  但其实它也可以解释的很通俗:

  简单来说,熵代表了物质混乱程度。

  有卧室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保持有人生活的情况下,自己的卧室要是不去收拾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最开始可能是衣服变得杂乱,接着是书本、智障、笔、数据线、快递箱开始出现在各个位置,最终变成一个狗窝。

  这里屋子混乱的定义就是熵,混乱程度越高,熵就越高,也就是所谓的熵增。

  熵减则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熵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人工干预性的对你的卧室进行整理,否则房子它自己无法自洁。

  简洁明了.jpg。

  熵增概念同样在宇宙角度成立,物理学界公认宇宙的熵一直在增加,因为行星不停在变化:

  有的星球彼此相撞碎裂成小块,有的星球寿命终止变成了红巨星等等。

  但是

  对于黑洞这玩意儿,很多学者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他们认为黑洞是不存在熵的。

  因为根据上面打扫屋子的举例,再复杂的东西被黑洞吞下去后“状态”都会变得简单,那么理论上来说这属于熵减的情况。

  可是熵减在独立系统中是不允许出现的情况,因此黑洞只能是【万无】状态——没有生命,没有光,没有熵。

  也就是所谓的幺正性原理。

  结果没想的是

  徐云张口不但说黑洞有熵,而且居然还说黑洞熵正比于它的表面积?

  要知道。

  黑洞的表面积是不停在增大的,如果黑洞熵正比于表面积,那么岂不是说黑洞系统是熵增状态?

  想到这里。

  杨振宁忍不住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驳斥异端的冲动,对徐云问道:

  “小徐,口说无凭,你的证据呢?”

  徐云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间,不知不觉自己和杨振宁的聊天已经持续一个小时了:

  “杨先生,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参数化一个黑洞,理论上来说只需要三个量。”

  “也就是质量m,电荷q和角动量j,这个没问题吧?”

  杨振宁点了点头:

  “嗯。”

  早先提及过。

  爱因斯坦场方程有个最早同时也是最有名的特解,叫做史瓦西解。

  这个解所描述的物体就是黑洞,其中黑洞的视距界限就是所谓的史瓦西半径,因此有部分黑洞也叫作史瓦西黑洞。

  史瓦西黑洞是静止的球对称黑洞,只有一个参数,即质量m,也是模型上最简单黑洞。

  接着在史瓦西黑洞的基础上,物理学家推导出了旋转的黑洞,也就是克尔-纽曼黑洞。

  它是q=0的克尔黑洞的推广,也是整个宇宙中最普遍的一种黑洞。

  根据克尔-纽曼线元显示,描述黑洞只需要质量m,电荷q和角动量j就行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