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三五年的成效(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三五年的成效(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将一块大木板放在院子里,张阳给孩子们讲解着简单的地理知识,以及现在各个板块所在的小国。

  很简单的知识,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要记得就可以了。

  李治发问道:“姐夫,西方的板块还有许多国家,我们要如何找到他们?”

  张阳拿起自己的炭笔,在这颗球中心偏上沿的所在画下一条线,“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在外想要找到各个大国的聚居地,可以沿着这条线去找。”

  孩子们听得认真,这是他们从未接触的新知识。

  就连站在一旁的宫女都全神贯注。

  崭新的地图在他们的眼前打开,心中所想是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张阳又道:“等你们的数术水平有了基础,再教你们经纬度的相关的知识,我现在画的这条线就是北纬三十度。”

  孩子们低着头做好笔记,还有不会写字的公主皇子们也都安静听着。

  小课堂上的知识补充着孩子们的眼界。

  张阳又道:“亚欧非板块连成一片,在世界的气候中,这条线所在的地方便是气候最适宜的地方,按照我们的认知北上的气候苦寒,南下的气候炎热,最合适的所在,就是北纬三十度。”

  “而在这个三十度上还有几条大河,我们中原的黄河便是北纬三十度所在,古往今来人们依河耕种……”

  李玥站在一旁仔细地听着。

  长孙皇后抱着小兕子目光看着张阳所画的图,他用地理这种新奇的知识来讲述当下的局势,和王朝的更迭。

  听着确实很有意思,地理与气候左右国运,也左右时代的变迁。

  一堂课讲完,孩子们三三两两议论。

  长孙皇后笑道:“张阳总是会说这些新奇的学识吗?”

  李玥点头道:“夫君的学识与一些典籍上所记述其实也无大差别,只是在通俗讲解上,夫君更擅长一些。”

  长孙皇后稍稍点头,“若不是学通古今,博览群书,将学识融会贯通也讲不出这样的课。”

  “之前父皇让夫君管着崇文馆与藏书库,女儿与夫君每每得空便在家中看书,年复一年,崇文馆的书都看遍了。”

  小兕子对李玥怀中还在襁褓中的小清清很是好奇。

  明达已经一岁大了,她探着头目光盯着这个七个月大的孩子,好几次伸手想要去碰一碰。

  给孩子们教了课,张阳戴着遮阳的斗笠出了门。

  穿着草鞋和粗布短衣去田地里帮着村民收粮食。

  这是村子里的头等大事。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劳作的村民,上官仪将钐镰分发给村民,收完了麦子,还要将钐镰收回来。

  这种铁器都要小心保管。

  见李孝恭也在田地里忙活着,张阳走上前,“割麦子的时候腰弯得低一些,像您这么割留这么多的麦秆留着很浪费的。”

  李孝恭扶着老腰在田埂边坐下,“当年打仗长年累月地骑马,累坏了身体。”

  张阳帮他敲打着,“那您这是体验生活?”

  李孝恭擦去额头的汗水,“当年年少时老夫也是一个种田的,那时候哪有富贵可享,就算是借着族中的门第,到了老夫家虽有名望还是一个庄稼汉。”

  “谁家当年还不是黔首农户。”

  张阳递给他一个水囊,“留在骊山也好,至少可以躲一躲河间郡王家中的彪悍夫人。”

  李孝恭感慨道:“躲得了一时,她隔三差五就会来骊山看望,给老夫收拾收拾,凶婆娘又如何?还不是自己娶进门的。”

  “听说你去尚书省了?”

  “是呀,我又升官了。”张阳重重点头。

  “升官?呵!”李孝恭冷哼一声,“没出息的,被人赶出了中书省还不自知,早已料到!老夫一离开长安城,你就会被朝中的人欺负。”

  张阳把水囊重新系在腰间,“其实大家都挺好的,赵国公很照顾我,房相办事也周道,郑公还能时常来看望,嗯……都挺好的。”

  俩人聊着家常,前方出现了一道煞风景的人影。

  这道人影就是天可汗,身边还跟着李泰这小胖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